哈尔滨海关全面完成1990年各项任务
1990年,哈尔滨海关全年共监管进出口货物125.98万吨,比上年(下同)减少20%,其中进口89.1万吨,减少19%,出口36.88万吨,减少22%;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7.84万辆(艘、架)次,增加8%;验放进出境旅客232945人次,增加63%;验放邮递物品5.32万件,增加19%;查获走私案件53起,增加141%;私货总值929.63万元,减少80%;罚没收入136.95万元,减少43%。1990年,关税、代征税收入双双突破亿元。其中关税1.38亿元,比上年增加36%;代征税1.04亿元,比上年增加34%,两项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为发展对苏边贸服务。1990年,哈尔滨海关把工作重点放在支持发展对苏边贸,完善宏观监控机制,治理进出境环节混乱现象,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边疆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上。年初,在绥芬河、东宁公路口岸和逊克江运口岸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海关临时派人对其进行监管,保证了急需物资的进出。佳木斯造纸厂为了扩大生产,通过黑龙江省边贸公司从苏联进口1万立方米造纸木材,如果在口岸办理报关验放手续,不仅需要时间还增加企业费用,海关同意企业申请,提前收取保证金,将木材从口岸直接运到工厂办理验放手续,解决了企业“等米下锅”的难题。在税收工作中,海关考虑产业结构调整给企业带来的实际困难,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变通。对特殊困难企业,“先放水,后养鱼”,允许企业批量缴税、海关批量放货,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为企业生存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外,海关还重视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工作,热心为企业公司当参谋,避免了一些企业因不明具体政策而可能造成的决策失误。
完善监管作业程序,深化业务改革。1990年,哈尔滨海关对业务工作试行了一些改革。1.强化前期管理。对航行于松花江的苏籍船舶,过去的做法是凡直驶内河港口的一律在目的港实施联检,口岸海关不予管理,漏洞很大。现改为由入境地口岸海关做关封的办法,加强了口岸与目的港海关之间的联系,严密了监管。过去进出境船舶在港停泊期间,每次移泊、移位都要向海关申报,工作繁琐,外轮感到麻烦,后改为一次性申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2.近几年随着对苏边贸的发展,进出口货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海关检验工作完全放在装、卸车(船)时进行,既影响及时验放,又增加企业费用,并且容易造成压港。为了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简化手续,加速验放,海关派人对部分出口货物在封装时进行现场查验、加封;对有些进口的大宗货物落地封存后集中进行检验,受到了有关企业公司的欢迎。3.在旅检工作中,明确查验重点,正确运用“使用合理数量”的尺度。对出口劳务人员的自用物品,体谅他们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艰辛,适当从宽验放;对中苏“一日游”旅客,改变过去一惯做法,免填申报单,实行口头申报重点抽查的办法,缩短了验放时间,方便了旅客。4.为了加强后续管理,海关改变过去坐等企业申报核销为主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在企业加工过程中分批、分段核销,还采取预先发通知催促企业核销的办法,促进了保税加工企业的发展。
认真完成“哈洽会”监管服务工作。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召开前,海关印发宣传材料,为大会提供咨询服务;会议期间,派出5名同志驻会执行监管,打破工作常规,实行昼夜值班,在展览现场查验放行参展商品,各口岸海关设置旅检专用通道验放与会人员。会议期间共查验商品近万件,验放进出境人员5000多人次。会议之后,哈尔滨海关驻机场办事处被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名同志受到记功奖励,2个科被市口岸委评为先进集体,6名同志受表彰。
强化宏观监控职能,严格把关。一是加强对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根据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许可证管理及某些商品凭批件放行的规定,海关严格审单、查验、放行3个作业环节,执行许可证复验制度,加强对许可证的核销,有效地防止了无证放货、逃证逃税、错、漏核销现象的发生。二是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为了加强对边贸进出口货物的价格管理,解决长期以来边贸价格较滥的问题,经总署批准,在哈尔滨海关成立了对苏边贸价格资料协调组,配备了专职审价人员,积极进行价格资料的搜集和审价工作。全年发现低报、错报价格的43起,防止少征关税42万余元,代征税20余万元。根据全国财税大检查会议精神,继续抓陈欠税款的催缴工作,全年催缴拖欠税款1400多万元。通过后续管理补征税款1200万元。三是认真查处走私违规案件,不断提高调查工作水平。面对全关区走私违规案件发案率明显上升的趋势,海关强化查缉工作,集中力量打击“以走私牟利为目的,损害国家全局利益的坏中之坏”,取得了很大成果。还为兄弟关协查案件11起。四是密切注视国际国内政治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搞好反渗透斗争。在非贸易性物品监管工作中,海关把重点放在堵住国际敌对势力利用邮递物品渠道对我进行政治、思想、文化渗透上,加强对散投进境邮包、印刷品的监管。全年查扣各类违禁印刷品8171件,音像制品81件。在旅检工作中先后三次检查发现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出境情事,扣留文件资料30多份。
加强基层建设。1990年,哈尔滨海关结合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注重抓好基层建设。一是普遍进行干部考核,考察基层机构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选拔配备干部,加强基层领导力量,帮助基层拟定搞好工作的规划和措施。二是在牡丹江、佳木斯、东宁、逊克、富锦等地筹备建立海关机构之际,哈尔滨海关领导亲临第一线,与地方政府商谈做好筹建工作,并分别签署《纪要》落实新建关的办公场所、设备、人员配置等问题。牡丹江海关已于10月20日正式建关,佳木斯、东宁、逊克、富锦等海关(办事处)的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三是为基层关解决实际困难。协助基层重点研究旅检、征税、新开口岸过货监管及准备开放的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的监管工作措施。为了帮助基层安装调试科技设备,哈尔滨海关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多次派科技干部下去,自己动手,为基层安装调试设备,培训、指导设备操作人员。
全面修订完善落实规章制度。1990年,哈尔滨海关贯彻海关总署业务基础建设研讨会精神,突出货、征、质工作重点。首先,严格了报关单、许可证的管理。对报关单、许可证,除了坚持双人审单、双人验证、领导复核的制度外,建立逐单登记、定期核对、核销后归档立卷保管的制度,防止了单证审核环节的漏洞和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丢单问题。其次,统计工作中实行了“三查、两登记、一评比”表格填写制度,年终据此进行评分评比。三查即《月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查询表》、《业务统计、边贸统计查询表》、《月统计审单发现问题查询表》;两登记即《报关单交接登记表》、《统计资料(软盘)交接登记表》;一评比即《关区年度统计资料评分评比》。
认真搞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1990年,哈尔滨海关在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同时,认真开展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把“纠行风,,纳入党组工作重要设程、制定方案,组织全关同志进行专题讨论,发动群众找差距,内外走访调查,召开服务对象参加的座谈会,发函征求对海关工作的意见。而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到边查边议边改,逐项落实整改措施,使“纠行风”工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全关从严治关的小气候进一步巩固。全关区除新建的牡丹江海关外,其余四关全部分别被省、市评为党风建设先进单位,“三文明”杯竞赛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省委、省政府授予绥芬河海关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刘凤章 吕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