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六中与苏联寄宿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1990年7月,苏联基辅市第一寄宿学校由教师、学生组成的访问团一行10人来到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进行友好访问。根据中苏两国教育合作计划的补充计划,经国家教委确定,两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苏联基辅市第一寄宿学校是一所以学习中文为主的学校。访问团在哈期间,双方就如何派出教育工作者以及在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广泛的协商和讨论。在哈期间,中苏两国学生还举行了夏令营活动。中苏两国中学进行教育合作在我国尚属首次。 (毕德来)
哈市动力区校办工业既创收又育人 哈尔滨市动力区校办工业公司不断端正办企业指导思想,坚持创收育人于一身的宗旨,把中小学勤工俭学问题提到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度。这家公司明确规定下属86家企业都要肩负起增加收入,培养学生的双重任务,强调校办工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补教育、养教育,直接参与教育。这个区的校办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后,配备的厂长经理83%是教师。在经营策略上,他们量力而行,因厂制宜,有的向本区所在的三大动力、科研院所借技术兴自己;有的企业则为“拾遗补缺型”。35中的哈华新电器控制设备厂承包了内蒙查尔森电站的4台异形变压器任务后,产品一次试验成功,赢得厂家信任,今年又争得80万元任务。122中的哈江滨电器开关厂既生产国内先进的低压电控设备,又制做大厂不愿干的注塑管盖,一年获利十几万元。
这家公司在搞好经营的同时,每年还给各厂下达安排学生进厂实习劳动的任务,采取几种途径解决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问题。让学生进厂参加劳动、增添适合中小学生劳动的产品和项目、让学生到经济效益好的工厂中直接参加生产。区里已建立起36个劳动技术专业教室、32个劳动实习基地,全区劳动技术课开课率达到100%。既创收又育人的企业宗旨,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这个区初中合格率为82%,夺全市第一;优秀率达40%,居全市第二。 (毕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