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气象工作综述 

1990年全省气象部门共有地市气象台10个,气象观测站82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3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个,林业气象试验站1个,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1个。省气象局直属单位有省气象台、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气象档案馆、省气象干部学校、省气象技术装备管理处、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行政管理处。全省气象干部职工2131名,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454名,中专毕业792名,初、高中毕业生866名。
    1990年全省气象部门实行全面目标管理,促进了各项业务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省地面测报错情率为0.90‰,高空探测6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局规定的标准。一般降水和重大天气预报质量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68.7%和66.2%,气象服务向深广发展,为科技兴农服务效益显著。围绕农业决策和生产需要,开展了15项系列化服务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研究推广、组建农村气象服务网、开展飞机、高炮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参加农业科技集团承包、加强森林防火服务等,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好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实施科技兴省先进单位”。
    1990年圆满完成了5个业务现代化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到年底,省一地一县辅助通讯网全部开通,共建设铁塔27座,安装差转机14台,配备高频电话68部,单边带19台,已有93%的气象台站进入辅助通讯网,大大提高了气象通讯能力。省气象台建成卫星图像彩色处理系统,大兴安岭台卫星地面站投入业务运行。建成加格达奇713雷达站和伊春711雷达站,使我省天气监测和林火预报服务水平大大提高。此外,还完成了省气象台预报业务实时处理系统的9个配套项目和牡丹江市台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使省、地、市台长、中、短期预报均形成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业务能力。
    1990年全省台站共完成各级下达的科研课题31项,结转课题12项。国家林火基金设立的重点题目——林火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圆满地完成了预定任务,受到专家检查组的好评。有两个课题分别获得国家气象局和国家科委、计委、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成果奖。 (李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