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评价
199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2.9摄氏度,比历年偏高1.4-2.0摄氏度,各月平均气温除1月份低于历年外,各月平均气温均正常或稍高。3月全省大部地区气温偏高6.1-7.8摄氏度,达历史同期最高值。大干或等于30摄氏度日数接近常年,稳定通过10摄氏度活动积温大部分地区在2500-2800摄氏度,全省平均比历年偏多78.8摄氏度。终霜比历年提前5-10天,枯霜拖后5-7天。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71.3毫米,春秋季降水偏少,冬夏偏多。12月下旬及2月中旬,齐齐哈尔、牡丹江地区集中降大至暴雪,为历年同期的5-8倍。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45.7小时,全省平均偏少150小时。
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隆冬奇寒、春季局部地区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冰雹、龙卷风等。
1月19-31日,全省出现严重低温,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32到45摄氏度之间,持续时间达历史极值。1月23日哈尔滨市最低气温为零下37.5摄氏度,是1985年以来的最低值。低温给铁路、公路运输带来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取暖设施冻坏。
春季松嫩平原出现旱象。齐齐哈尔地区西北部、黑河地区南部、绥化地区北部降水特少,部分市县表层干土达2-8公分。5月4日以后,全省再次进入少雨时段。松嫩平原大部降水比历年少5-9成,影响小麦苗期生长和大田作物出苗率,全省补种毁种面积达270多万亩。
7月23-28日,全省出现大范围较强的低温时段,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偏低1.4摄氏度,最低气温达2.0-9.2摄氏度,漠河县图强镇达零度,出现霜冻。
5-9月全省降冰雹118县次,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2200多万元。6-8月14个县市出现暴雨,累积受灾农田200多万亩,桥涵、道路、房屋受损。4-8月10余个市县出现龙卷风、大风,时间早,强度大。仅5月29日拜泉、讷河县一次龙卷风,使1038户居民、5.6万亩农田受灾,倒塌毁坏房屋2133间,47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400万元。 (李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