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社科院科研成果丰硕 

省社会科学院1990年确定院级重点课题16项(新立课题3项,延续课题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项,省规划课题1项,院重点课题8项;所级重点课题42项。新立课题是:《关于黑龙江科技兴省的经济学思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命运》、《马列主义文论建设》。
    1990年出版学术著作7部,学术译著3部,一般性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165篇,研究报告11篇,其他文章69篇。
    1990年有54项成果获奖。其中省级奖有:译著二等奖1项,论文一等奖1项,论文二等奖2项,论文三等奖4项。院级奖有:科研一等奖3项,科研二等奖7项,科研三等奖15项,情报资料奖8项,编辑奖3项,青年奖10项。
    科研人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就怎样扩大学术视野,拓宽研究领域,赋予老学科以新的活力,做了很大努力,表现了可贵的探索精神,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现代生物学对哲学的挑战》、《历史的抉择》、《中国文学基本特质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论社会规范》、《二十世纪初期的东北文学》等获奖成果,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在应用研究方面,注重社会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理论性、战略性、超前性问题的研究,为决策机关和领导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思路。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有理论依据地提出了一些合乎实际的见解和意见,研究成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扩大了社会科学的影响,使社会科学研究逐步参与了决策过程。表现在以下方面:1、一批应用理论性成果就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就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从应用理论方面积极探讨,提出的不少观点、建议和方案,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县级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大荒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概论》等。2、对策性研究已见成效,如《黑龙江省与苏联边境易货贸易政策报告》为中央、省委决策提供了可行性意见,《安达市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已被安达市党代会和人代会正式通过并开始付诸实践。3、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在安达市建立经济研究所,在肇东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验区,进行县情调查,这不仅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为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改进了研究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
    为进一步扩大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省社会科学院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曾多次派出科研人员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接待苏联、美国、英国、日本、朝鲜、南朝鲜、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学者来访,并开展了与台湾学者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派出科研人员到苏联、日本等国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访问。 (么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