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水电站淹没区第二期文物普查取得新收获 

1990年5至6月,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人员为主、部分市县文物干部参加的文物普查队,在黑河、孙吴、逊克、嘉阴、萝北等市县约800公里的沿江地段,对黑龙江水电站淹没区进行了第二期文物普查工作。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普查中,新发现遗址和遗物点56处。经初步分析,其中可能属旧石器文化的8处、新石器时代10处、早期铁器时代20处、辽金时代14处、清至民国2处,革命文物2处;复查遗址44处。共收集各类文物标本1673件,计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和珠饰等种类。这次文物普查所获得的成果,为我们初步认识该地区古代文化的分布、内涵、特征和文化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以后的考古发掘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郝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