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打破了多年徘徊局面,获得了特大丰收。1990年,全市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8.03万吨,比上年增长39.3%,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总产13.31万吨,比上年增长20.6%。造林面积完成5.93万亩,比上年增长1.2%。畜牧业稳步发展,生猪存栏7.95万头,比上年增长15.6%;大牲畜2.85万头,比上年增长1.1%;蛋鸡存栏94万只,比上年增长10.6%;肉类总产量7000吨,比上年增长37.3%;渔业放养水面3.3万亩,比计划增长3.1%,水产品产量182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农业总产值完成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二、工业生产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年完成工业产值5.29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市属地方工业完成产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0.5%;县属工业完成产值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原煤产量达1855万吨,比上年增长8.7%。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较好,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加快。1990年全市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矿务局完成投资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地方完成投资7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在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中,技改投资完成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基建投资完成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四、对外开放有了新进展,外贸收购额增长幅度大。1990年地方出口商品收购额达2638万元,比上年增长96.3%。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拓宽,共搞成协作项目40余项,引进名优产品和新技术近50项,引进资金989万元。
    五、城乡市场繁荣,物价上涨得到控制。1990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9.4亿元,比上年增长4.1%。重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状况好于往年。商业部门收购地方工业产品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48%。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市区为3.8%,比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形势比较稳定。全市财政收入完成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9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3%。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收支相抵,基本保持平衡。到年底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75亿元,比年初增加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
    七、“科技兴市”开始起步,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兴农”组建科技承包集团17个,靠科技进步增产粮食2366万公斤,“科技兴工”完成了以节能、降耗、提质、开发新产品为重点的科技推广项目26项。
    1990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完成4146人,比上年增长4.5%。小学入学率达到98%。初中招生1.62万人,占小学毕业生的96.4%。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和成人教育招生也都完成了计划。
    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全市医院病床总数达4377张,比上年增加71张。广播覆盖率达到93.9%。电视覆盖率达到93.3%。我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牌90枚,其中金牌23枚,银牌20枚,铜牌12枚。安置城镇待业青年就业1.2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人。
    在抓好当年生产建设的同时,还在大电厂、大煤化等对鹤岗市产业演进有重大影响项目的立项准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华能鹤岗120万千瓦电厂列入了国家“八五”计划。 (赵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