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台河市在整治改中稳步发展 

1990年,七台河市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而且全面实现了“七五”计划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国民生产总值5.8亿元,比1985年增长29.2%;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05亿元,比1985年增长11.3%,国民收入达到4.8亿元,比1985年增长30.1%。
    调整结构,充分发挥煤炭生产主导作用,工业生产稳定发展。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原煤总产量1427.7万吨,比上年实际增长3.6%,其中,统配矿生产原煤907万吨,地方矿生产原煤520万吨。全市实现原煤销售1178万吨,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地方销售358万吨,比上年增长26.5%。全市原煤入洗能力已达到390万吨,焦化能力达38万吨。在煤电转化上,统配矿的2.4万千瓦的联营矸石电厂正在抓紧建设;地方2.4万千瓦的联营矸石电厂现也已开工。原煤加工利用产值占煤炭工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到12.3%。地方非煤工业,加强了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非煤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62.7%。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和优质品率分别达到88.55%和8.25%。有7项产品通过省优产品奖预评,有两个QC小组获得省优秀管理小组称号,有3户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定级验收。有1户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有两户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达到3.1亿元,利税达到29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4%和1.5%。有11种乡镇企业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已发展到6094户,营业额、零售额分别比上年上升了39%和33.1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获得大丰收。1990年,全市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8.7%,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值达到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蔬菜总产达3068万公斤,实现了夏菜自给,秋菜有余。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市购入大、中型农机具172台件,更新农机具857台。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土方260万立方米,改造低产田7万亩,除涝5万亩。完成了4个灌区的建设和维修任务。
    市场供应充足、平稳,物价涨势趋缓。1990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亿余元,比上年增长3.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36万元,实现对苏易货贸易670万瑞士法郎。全年零售物价上涨指数5.8%,低于国家要求的控制指标;职工平均工资收入2426元,比上年增长17.2%。
    强化征管,适时适度调节,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1990年完成工商税收8136.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银行各项存款余额6.76亿元,比年初增加1.75亿元;全市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9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8366万元,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1.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和6.3%。按可比口径计算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集中力量,解决难点问题,城市建设有突破性进展。1990年年初,市政府确定的10件大事进展顺利。全市铺装道路18条,铺装面积8.5万平方米;市中心幼儿园、职业高中、青少年宫、两万平方米商品楼、老年人活动中心均已交付使用;圆满完成了地名和街巷、门牌号码编制任务;供水工程已实现简易供水;煤气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城市供水普及率比上年提高了7%;供热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城市环卫保持了全省“甲级市”称号。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发展。全市推广应用科学技术18项,完成科技攻关项目8项,“星火计划” 5项。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生合格率均有提高。考入中、高等院校的学生数量、质量均好于上年水平。全市新建校舍1.41万平方米,翻建危房2.29万平方米。医疗治疗有效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比上年提高4.25%和1.89%。计划生育率达到90%。在省级以上各种体育比赛中共获奖牌20块。 (唐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