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松花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990年松花江地区坚定不移的实施“强农兴工、富区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农业丰收、工业回升、财政好转、市场繁荣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好形势。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获得大丰收,全区粮豆薯总产达39.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77.1%。甜菜总产达45.4万吨,比上年增长85.8%。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大牲畜存栏达51万头,比上年增长12.7%;生猪存栏达98.1万头,比上年增长22.1%;奶牛存栏达3.9万头,比上年增长18.5%。水产品产量达1.59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多种经营总收入达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3.6亿元,比上年增长7.3%。
    二、工业下滑得到抑制,产值、利润实现“两转”。1990年年末松花江地区工业实现了“两转”,即:地以下工业总产值转降为升,实现20.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利润实现转亏为盈,预算内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1250万元,工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展示了乐观前景。
    三、有效供给增加,市场物价稳定。在深入实施“383工程”中,抓住时机,理顺37个不合理产品的价格。根据市场需求相应地调整了一部分产品的产量,增加了有效供给。各县(市)为启动市场,扩大销售,开展了多种形势的促销活动,缓解了资金矛盾。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26.5亿元,比去年下降3.5%。全年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物价稳定。全区城镇零售物价上涨指数3.6%,比上年降低9.6个百分点,比国家和省下达的7%控制目标低3.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控制,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2个,比上年减少28个。完成投资额11240万元,比上年下降19.4%,基本建设项目101个,比上年减少7个,完成投资8468万元,比上年下降9.1%。由于资金到位率好,效益比上年提高,新增固定资产4463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比上年提高13.5%,房屋建设竣工率比上年提高7.6%。我区的重点工程双城雀巢有限公司,去年竣工投产,形成日处理100吨鲜奶的生产能力。
    五、活化资金收到了显著效果,财政完成了“保盘子工程”。金融部门抓住国家调整紧缩力度的契机,在活化存量、优化增量上下了很大功夫,增投资金4.7亿元,对支持工农业生产,启动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全区“三清三压”大会战,完成清压资金10亿元,概算资金可用率达19%。财政收入实现2.86亿元,比上年增长7.2%,比计划超额7.6%;支出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收支差额比上年缩小6840万元。
    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储蓄大幅度增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622元,比上年增长34.9%;城镇职工人均工资1451元,比上年增长2.8%;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700元,比上年增长1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达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七、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全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大抓科技示范和科技攻关,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区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项,实施“星火”计划98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24项。1990年,全区共建立科技示范乡镇57个,科技示范村569个,科技示范户5000个,共培训科技骨干3.4万人。全区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90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86所,在校学生18.3万人;小学2473所,在校学生56.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7%。各类城乡职业中学31所,在校生10699人,占高中学生总数的56.4%。共有幼儿园70所,幼儿班2891个,在园(班)儿童达80539人。全区文化事业在整顿中发展。1990年全区共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211所,其中艺术事业机构15所,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96所,已建立乡镇文化站184个,文化中心124个,文化俱乐部(室)1535个。共有电影放映机构752个,观众达0.5亿人次。全区卫生保健工作有较大发展。到1990年,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13所,其中医院210所,卫生技术人员10916人,共有病床7149张,每万人拥有16.3张。传染病发病率已控制在180/10万以内,低于300/10万以内的计划目标。全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普及体育知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有五常、通河、尚志三个县成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地区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地区参加省以上的比赛,共获金牌40枚;共获银牌42枚;共获铜牌28枚。全区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到1990年,共有电视发射台、转播台71座,发射功率为14.333千瓦;卫星地面接收站33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0%。有线广播在巩固发展,乡镇和村基本上都设有广播站(室),通广播村达到1658个,占村总数的70%。 (李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