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集贤县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990年,集贤县实现社会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国民收入为3.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城乡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5.8%,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地方财政收入为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治理整顿稳步推进。采取了单项整顿和积累式整顿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整顿了各类公司、市场、批发环节和“五小企业”,使经济秩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一年来,始终把改革作为一切工作的主旋律,重点在稳定、完善、巩固和探索上下功夫,企业改革侧重完善承包责任制,在总结第一轮承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了全员承包、风险抵押、集团经营、厂长(经理)负责的承包方式,加强了党组织、职代会、审计等方面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使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全年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市场疲软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总产值达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侧重实施了“321”工程,出现了115个互助农场,30个村,4353户,10.45万亩耕地实行了“双保”,有54个村,3205户,43万亩小麦实行了连片统种统(分)管,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全年农业总产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突破了近几年徘徊局面,实现全面增长。粮食总产31.84万吨,比上年增长25.1%;亩产208公斤,比上年增长35.1%,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多种经营、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精神文明建设结出新硕果。1990年坚持了以城带乡(镇),以乡(镇)促村屯的作法,县乡两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建成文明单位56个,升昌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站,集贤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县,1990年又跨入了省级文明村建设先进县行列。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县,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扫盲工作提前完成计划,有7个乡镇达到了无文盲乡镇,地方道路建设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县,干线公路建设夺得“好路杯”,体育工作被评为省先进县,计划生育和文化工作分别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 (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