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概述
1990年,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较大的发展。金年国民生产总值4066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国民收入36556万元,比上年增长7.7%。
1990年,县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增加农业投入,使全县农业获得了特大丰收,农村经济全面稳定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39657万元。全县播种面积1787996亩,比上年增长3.3%;粮豆薯播种面积1537937亩,比上年增长4.8%;全年造林面积66592亩,比上年增加4309亩,大牲畜存栏37795头,比上年增长10%。生猪存栏98451头,比上年增长9%。农业条件不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0511千瓦特,比上年下降0.8%,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811台,比上年增长5.5%。
1990年,由于资金紧张,市场疲软,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工业生产出现下滑。全年工业总产值19740万元,比上年下降2.3%。不包括村以下工业为17862万元,比上年下降1.8%。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下降4.1%,集体所有制工业上升4.3%,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3.8%。
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9%。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工业投资3864万元,比上年增长45.8%。农业投资147万元,在投资中,生产性投资提高36.90%。重点工程速度加快。“七五”期间省重点项目25万吨水泥扩建工程,已完成投资946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90%;热电厂已动工,开始建设;年产6000吨的啤酒厂,经过一年的建设,已投产。
1990年,全社会公路运输货运量99.4万吨,比上年增长5%,货运周转量4390万吨公里,邮电业务总量135.4万元。县城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电话总数1627部。
1990年全年社会商品销售额23604万元,比上年增长5.5%。消费品零售额20426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3178万元,比上年增长4.9%。对外贸易出口额1658万元,比上年增长4.1%。物价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比上年上涨率下降8.6个百分点。
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技兴县”的方针,实施省级星火计划5项,实现产值580万元,利税49万元。实施三江科技开发大面积高产综合攻关玉米10万亩,水稻10万亩,大豆10万亩,增产粮食3082万公斤,增收1896万元。创造科技兴农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43个,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933期,培训农民各类技术人才19500人次。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0项,建立珍禽养殖示范场一处,繁殖野鸡,珍珠鸡等种禽500只,产值375万元,利润164万元。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到1990年末,全县评选技术人员5968人,其中高级88人,中级1217人,评定农民技术职称768人。
1990年,全县中小学共369所,在校生8703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60234人。高考合格率达60%,升学率33.3%,考入大专院校247人,中专121人,名列佳市各县之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资297万元,新建校舍11586平方米。全县砖瓦结构校舍已达98%。勤工俭学收入230万元,扫除文盲5909人,文盲比例下降到4.2%,被评为全省扫盲先进县。教育科研成果显著,中、小学、电大、职教、成人教育等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85项。被评为省特教先进县,出席了全国特教会议。文化事业以改革总揽全局,在治理中不断发展。1990年末已建成高级文化站4个,中级6个,初级文化室257个,普级率达94%,达到高级标准的57个。
广播电视事业有很大发展,1990年完成400平方米微波电视机房扩建工程,新建200平方米演播厅。县广播电视局、中波台、闫家站、庆发站被省厅授予设备维护先进集体。音像管理、设备维护、有线建设获市级先进集体称号。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1990年末,全县病床759张,卫生技术人员1174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1990年获市春秋两次田径分龄赛总分第2名和第1名,县第二中学获省田径传统校比分第1名。 (王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