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990年,全县粮豆薯总产达到23.38万吨,比上年增长42.6%,打破了粮食产量徘徊的局面,创全县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实现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工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县生产原煤140万吨,比上年增长7.6%。供电、电业、邮电和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地方道路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商贸市场活动在竞争中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6%。物价平稳、主要商品和物资供应基本保证了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的需要。
财政计划执行良好,“保盘子工程”收到明显成效。全县预算内总收入实现3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教育、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小学教育毕业合格率达99.6%,初、高中毕业合格率分别为58.8%和99.6%,全县考入大专院校学生319名。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城乡新建校舍面积2.78万平方米,又一次被评为全省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治疗有效率达97%,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2%,推广医疗新技术6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卫生部检查,总分数列全国第二名。
“科技兴县”开始起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方案,从抓“软科学”入手,提高了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在农业方面,全县实行科学种田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推广了“破垅夹肥”、“无土育苗移栽”和“泥团抛秧”等10项新技术,为农业大丰收奠定了基础。在工业方面,加速了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步伐,进一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果。1990年,勃利县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县”和“文明村建设先进县”光荣称号。
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人口合理生育率达84.5%,比上年增长了5%。 (王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