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芬河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概述 

1990年,绥芬河市以“通贸兴边”试验区建设为中心,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贸工农结合,全社会努力,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都有新的突破。全市社会总产值为89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国民生产总产值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国民收入4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效益良好。1990年,对苏边境贸易合同额签约实现4.5亿瑞士法郎,实现过货额1.2亿瑞士法郎,签订并实施对苏经济技术合作项目56个,合同总额为2926万瑞士法郎。
    工业生产发展稳定。1990年,工业企业已发展到32户,固定资产2346万元,工业总产值1907万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71%。工业产值中,轻重工业比重为45:32。
    农业生产取得可喜的成绩。199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7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9%,粮豆薯总产量达555.7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0.7%;乡镇企业总产值127万元。
    商业稳步发展。到1990年末,全市商业零售网点已达467个,从业人员1162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77万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360万元。
    由于对苏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绥芬河市财政收入增长很快。1990年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实现1756.6万元,比上年增长2.7%,支出完成276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30元。
    旅游事业兴旺发达,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及个人来绥观光,路经绥芬河的旅游团组及洽谈贸易团组1万多个,总计6.5万人次。
    为提高口岸综合服务能力,绥芬河市有重点地进行了城市整治工作,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1990年新建供水管道3公里,排水管道2公里,新建和拓宽柏油路6平方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5.3万平方米,还开通了中苏边境公路运输。
    科技文教卫生事业进一步繁荣。到1990年末,全市有科技人员807人,实验室12个,仪器总价值50余万元。全市有小学18所,在校生60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中学5所,在校生3736人,托儿所和幼儿园6所,入托儿童1543人,儿童入托率65.3%,此外还有4个大专班,1所教师进修校,1个电大站。全市共有1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80张,卫生技术人员560人,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还开设了外宾诊所。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1990年,全市职工人均工资达2038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人均收入863元,比上年增长32.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630万元,比上年增长34%;人均存款1680元。 (绥芬河市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