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概述
1990年,密山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积极推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效地克服了经济生活中的诸多困难,赢得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好形势。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118960万元,比上年增长8.7%;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国民收入达到56680万元,比上年增长4.8%。
农业生产获得了特大丰收。农业总产值达到46968万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总产量达到34243万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84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19.3%;农业总收入达到3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24元,比上年增长15.8%;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157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7.6%;庭院经济户均收入千元以上的农户已占农村总户数的45%以上;乡镇企业全口径产值达到3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乡镇工业都有了较大发展。1990年,该市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和省“农业生产先进市”称号,第三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市,在省组织开展的“黑龙杯”、“铁牛杯”、“养地杯”竞赛中均获“银杯奖”。
工业生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适度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9079万元,比上年增长3.4%。投资645万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4个,开发新产品44个,新增产值5361万元,利税437万元,有1种产品被评为部优,19种产品被评为省优。啤酒厂进入了国家二级企业。公路和地方道路建设双获全省第一,石嘴子道班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养路道班。国内长途电话直拨进入了全国大网,在全省县级首先开通无线寻呼系统,通信技术水平在全省县级中居领先地位。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
城乡市场稳定繁荣,零售物价指数明显回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3502万元,比上年增长9.5%;工商各税收入实现417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实现37285万元,比上年增长38.9%,财政收入达到5306.1万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集贸市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市场。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5.8%以内,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再次被省政府评为实施“383工程”先进市。
边境贸易取得了新进展。在工程承包、技术合作、劳务输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贸易伙伴发展到20多家,已由远东地区扩展到苏联腹地。1990年签定经济技术合作和易货合同1530万元人民币,实现过货600万元,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一年来,全市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79万元,商业、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建设、村镇建设都进入了省和牡市的先进行列,1990年获得了全省城市环境卫生甲级市称号。
“科技兴市”的总体规划已全面实施,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3项,新增产值496万元,利税109万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电化教育被评为全国先进市。文化工作在治理整顿中繁荣净化,群众艺术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隆。地方病防治完成了各项规划指标,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防治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计划生育工作在人口出生进入高峰的年份,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3.9%,出生率控制在11.8‰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3‰以下,再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已占全市总人口的40%。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199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城镇建设、文明村建设双先进市。 (邹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