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述
1990年,海林县进一步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克服经济萎缩和市场疲软的困难,稳定了经济,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县社会总产值126581万元,比上年下降2.8%,国民收入57665万元,比上年下降1.1%,国民生产总值(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65823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全额财政收入达11661.5万元,比上年增长6.9%,工商税收实现12505万元,比上年增长7.6%。
海林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服务,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29763万元,比上年增长4.2%,粮豆薯总产量20.4万吨,比上年增长21.1%,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0年,工业生产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面对严峻的形势,县委、县政府把稳定工业做为稳定全县经济的重点,在坚持深化企业配套改革的同时,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工业生产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现行统计口径(不包括海林农场)工业总产值75146万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68650万元,比上年下降2.8%,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6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出口产品工业产值9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8%;省级以上优质产品产值9831万元,比上年增长37.3%。海林地方工业的拳头产品“三酒一烟”,除果酒产量比上年下降外,白酒、啤酒、卷烟的产量都比上年增长10%以上。但经济效益下降,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额9927万元,比上年下降26.1%。
商业购销两旺,货源充足,市场繁荣。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273万元,比上年增长3.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428万元,比上年增长28.0%。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759万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县物价涨幅比上年回落10.9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公路货运周转量90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公路客运量188.4万人,比上年增长4.7%。邮电业务总量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全县城乡文化馆(站、室)达194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视转播和差转台61座,可同时播放4套电视节目。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2.37万人,教职工2765人,小学校268所,在校学生5.18万人,教职工3790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21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1730人,比上年增长0.1%。
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810.36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40元,比上年增长7.3%。
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有所下降。
全县总人口达441258人,比上年下降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1‰,比上年下降1.39个千分点。 (魏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