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一、经济建设在困境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251万元,比上年增长8.3%。国民收入完成46598万元,比上年增长8.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6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24411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总产值完成19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24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6.4%,创历史最高水平。财政收入达到5413万元,比上年增长5.6%,在完成上缴1964万元任务后,仍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上,1990年,该市总投资313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共新建校舍5780平方米,维修危房3440平方米。全市小学“四率”和初中、高中毕业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其中高考录取率连续7年居松花江地区之首,录取总数连续4年为松花江地区之冠。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也都得到了加强,民族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研、科普机构已由80年代初寥若晨星的几家发展成现在的纵横双向网络化格局。全市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1830人,比1980年增长10倍;科研成果比80年代初增长了24倍;“七五”期间有14项科研成果受到地区的奖励,2项受到省的奖励,1项受到国家单项奖励。文化工作坚持“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的方针,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群众性文化活动日趋普及,专业文艺团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公路总里程已达2300公里,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路267延长米,业已形成了市、乡(镇)、村、屯四相通的交通网络。邮电通讯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基础设施和通讯设备得到了全面改造,通讯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1990年,该市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549元,比上年增长256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3元,比上年增长119元,城乡储蓄总额达38134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劳动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仅1990年就安置就业人员3227人。
1990年,该市开展的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卫生城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育工作跨入了全国体育先进县行列,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卫生城市建设在全省15个县级市的名次排列中位居第6。“两创”活动促进了该市的卫生、体育工作,该市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卫生医疗秩序、医德医风进一步好转,防病灭病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目前,该市计划生育率达到8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60‰;该市体育场地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80年代末,国家体委决定全国第七届冬运会雪上项目在尚志市境内的亚布力雪场举行,为此,该市在1990年做了大量的筹备和服务工作,全市人民发扬东道主精神,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使宣传工作有声有色,环境卫生一改旧观,交通运输畅通无阻,后勤供应充足完备,治安防范无懈可击,确保了冬运会雪上项目在该市顺利进行。 (李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