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县水稻技术集团承包效果显著
五常县有水田面积达80万亩,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水平,这个县在总结前2年试行技术集团承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0年进一步完善了技术集团承包体系。全县共建立了五个服务体系:即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组织领导体系;由县长任组长的资金通融服务体系;由农业书记任组长的物资供应服务体系;由农业县长任组长的工程保障服务体系和由省农科院水稻专家张天任组长的技术服务体系。根据全县不同的地理条件、技术水平和生产特点划为四个战区,每个战区都建立一个工作基点。为了调动参加承包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除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外,他们还引进了利益风险机制。即参加承包者预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承包风险金(单位1000元,个人200元)年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按承包效益兑现奖惩。
由于开展了水稻技术集团承包,1990年五常县克服了资金短缺、物资紧张等重重困难,战胜了春旱、低温、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水稻总产实现324000吨,平均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大关,实现405公斤,全县向国家交售优质商品稻11万吨。1990年,五常县水稻生产无论是单产、总产、效益,还是对国家的贡献,都创造了我县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同时,水稻技术集团承包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探索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新途径摸索了经验。 (李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