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各项事业发展概述
一、工业生产阶跃式推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肇州工业生产坚持“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的指导思想,实行横向联合和技术改造两个轮子一起转,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不断加快效益型企业发展速度,使产值、利税同步增长。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县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2%;实现利税2014万元,比上年增长3%。又有丰乐糖厂、肇州糖厂、县糖果厂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印刷厂、亚麻原料厂被评为地级先进企业,仍然保持了8户利税超百万元的立县企业阵容。
二、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粮食生产又获大丰收。全县初步完成了由传统落后农业向科技型、效益型农业的转变,实现了粮、牧、企的综合发展。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67亿元,比1985年增长86.6%,平均每年递增13.3%,粮食生产又获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5.76亿公斤,创县历史新纪录。粮食单产达到402公斤,平均每年递增19.1%;粮食商品量达到3亿公斤,增长9倍,连续3年跻身于全省产粮大县行列,被商业部命名为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畜牧业、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初步确立了各自的支柱产业地位。畜牧业产值达到4899万元,增长78.9,平均每年递增12.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97亿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递增26.3%。
三、全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通过实行了一系列放水养鱼的政策,从培植财源人手,提高了财政收入的后续能力,改善了财政饥贫的状况,连续5年实现收支平衡。1990年,地方财政收入3350万元,比1985年增长2.7倍,平均每年递增3%;工商税收2635万元,比1985年增长2倍,平均每年递增19.3%。
四、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1990年,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72元,比1985年增长197%,平均每年递增24.3%,全县实现了60个千元村。城镇就业人员已达3.78万人,比1985年增长15.8%;城乡储蓄余额达到1.05亿元,截止到1990年末,全县城镇建设起色很大,铺装了主干路、巷路和环城路,铺设了地下水管道,建成了临街花园,建设了高标准县城集贸市场,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修建了液化气站,建了商业服务和居民住宅楼群,建起了党政机关办公楼群、教学楼,安上了程控电话。在农村建设上,全县范围内消灭无电屯、无机屯的目标已经实现。建起2.92万平方米教学楼,铺装68公里渣油路面,改造了5处乡镇集贸市场,160村屯吃上了自来水,重建14处敬老院,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县先后被省评为百个文明县城建设第一名,文明城镇建设先进县,文明村建设先进县。 (吴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