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市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 

1990年,黑河市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农业总产值、粮豆薯总产量、粮豆单产、上交商品粮、农村人均收入和农村储蓄6项指标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8100万元,粮豆薯总产达9.1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23.3%。农林牧企“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工业生产长期滑坡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年地方工业实现总产值7900万元。原煤、黄金、发电量、红砖等主要产品产量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技术改造取得可喜成就,共完成技改投资1亿多元,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西沟水电站和黑河热电厂建设进展顺利。对苏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进出口贸易额3000万瑞士法郎,进出口货物品种不断增加,贸易领域已扩展到大半个苏联,经济技术合作开始向实质性联合发展,进入实质性联合生产项目二项,达成意向性联合协议23项。与此同时,开展互市民间贸易已得到省委、省政府批准。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市场物价稳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口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全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10个,10.8万平方米。改造了邮电通讯大楼,新上了万门程控交换机,预计1992年可投入使用。1989年底投入试运的北黑铁路运行正常,全年共运输货物60多万吨,10月1日开始恢复客运,到年底共运送旅客10万多人次,从根本上改变了黑河交通闭塞的状况。市容市貌发生显著变化,被评为省卫生文明先进市。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共开发新产品11项,在农业生产中开展了科技集团承包、大面积高产攻关和“万斤垧”竞赛,都取得了可喜成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项事业也都取得可喜成绩,全市共筹资200多万元,翻新了第三小学3000平方米教学楼,维修了山区的危房,使山区村屯的学校全部达到了“一无两有”。社会治安有明显好转,社会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比上年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1990年居民用于生活费的货币收入为120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8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050元,比上年提高28.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0元。 (徐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