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概述
一、1990年,五大连池市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进展顺利。农业取得了大丰收。粮豆著总产230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8.6%;小麦亩产206公斤,比上年增长28.0%;大豆亩产134公斤,比上年下降2.2%;农业总产值完成1557万元,比上年增长9.9%;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245.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8.9%;农村人均收入1019元,比上年增长47.5%。工业生产坚持以开发矿泉资源为重点,以食品加工和小型轻体建材为两翼,形成了具有本市特点的体系。工业总产值完成587.8万元,比上年增长47.0%;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6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城市电话普及率达5.6%;交通、运输均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城市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13万元,比上年下降43.8%;洗浴中心和湖光阁已经竣工,西区上水工程达到简易供水程度;植树22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7.4%,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疗养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对旅游景观的投入,对老景区进行了重点维修,新建了“湖光阁”、“水晶宫”、“南北饮亭”等景观;共接待普通疗养旅游人员31万人次,外国及港、澳、台同胞127人次,完成了首批苏联疗养团的接待工作。积极实施财政“保盘子”工程,连续7年实现财政无赤字。财政收入1104.2万元,支出1097.4万元;工商税收完成2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职工工资总额达893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48.0%;市政府拨出2万元专款扶持蔬菜生产,解决群众菜篮子问题。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新发展。全市中小学校达28所,在校生5411人;全市共有医护人员1020人,占总人口的4.3%。
二、治理整顿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克服消极和腐败现象,在37个方面实行公开办事制度,设立举报中心,开展“八清”工作,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1990年,市政府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了“四职三优”竞赛活动,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年底省政府授予五大连池市为文明城建设先进巾、市财政局为全省文明单位。 (郭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