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综述
经国务院批准,1991年6月15日至24日,经贸部在哈尔滨市举办1991年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出席开幕式为大会剪彩并做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了展厅。这是一次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盛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会议期间,签订贸易合同金额20亿美元(各交易团业务统计24亿美元),其中易货19.1亿美元,现汇9千万美元;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0个,合同金额6.8亿美元。这次洽谈会共成交26.8亿美元,比第一届洽谈会成交的18亿瑞士法郎增加一倍多。
这届洽谈会,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蒙古等国家的2196家公司、企业,5431名客商到会;国内129家公司、3600名客商组成7个交易团、76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会规模比上届扩大。这次洽谈会还接待了苏联经贸部、全苏工商会、全苏企业家、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穆尔、赤塔、伯力、克麦罗沃、新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斯维尔德洛夫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及波兰商会、波兰企业家等15个官方代表团,并接待了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6个国家的使节与商务官员。黑龙江省政府领导与其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会谈,签订了6个纪要与协议。
这次洽谈会是在贸易方式由政府记帐改为现汇贸易的第一年举办的。洽谈成交以易货贸易为主,适当开展了现汇贸易,突出了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了以易货贸易为实质内容的多种灵活方式的经济贸易合作。
第一,广泛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这次洽谈会展览洽谈场地设在黑龙江省展览馆,设21个展厅,展览面积15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摊位(3×3m) 883个,其中国内摊位834个、国外摊位49个、中心台占34个。这次洽谈会展出的展品特点:一是适销性强。展出的20大类近30000种商品大都是适销苏联、东欧国家的热门商品,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的名牌产品和新研制的名优产口、高科技产品。二是具有现代意识。中心展台汇集了全国各地名牌电子产品,百余种电视机、传真机、收录机,不仅样式新颖,而且功能齐全,围绕中心台展出的6大类、4000多种高技术电子产品显示了我国高科技水平,用新技术、新产品对苏东市场展出新的魅力。三是布展新颖独特。上海展厅轻工产品颇具现代思想;江苏展厅则以庭院式结构,把纺织品组合得秀美夺目;浙江展厅丝绸服装似露非露,表现了新潮;经济技术合作展厅则以琳琅满目的模型展示了实力。
第二,开创了我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局面。一是覆盖面广,参加这次洽谈会的苏联客户遍布15个加盟共和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二是行业齐全,冶金、石油、机电、化工、航天、航海、交通、轻纺、服装、食品、医药、森工、建材、电信、农业畜牧业、商业服务业、金融、旅游等各行各业都有客商到会;三是层次高,与会客商多数是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有货物进出许可证、有货源的实力较强的公司或企业;四是新客户多,约40%是新客户。这次洽谈会带动了苏联经济贸易工作全局,不仅为结识客户、流通经贸渠道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进一步扩大中苏之间的经贸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拓宽了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技术合作领域。这次洽谈会突出了经济技术合作,热点是工程承包,而且规模大、技术档次高、成交额大。黑龙江省已签订的项目中,1000万瑞士法郎以上的项目17个,5000万至1亿瑞士法郎的项目5个,1亿瑞士法郎以上的项目两个,最大项目达4亿瑞士法郎。这展示了我国和苏联在建筑技术、设备和劳务市场方向的互补性。从已签订的合同与协议看,我国与苏联的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工程承包由原来的一般性楼舍维修、一楼一舍建设,发展到多座楼群的交钥匙工程;劳务合作由原来的蔬菜种植、楼房建设发展到采伐劳务、技术劳务、装配、医疗等许多领域;合资合作也由原来边境城市发展到内地沿海开放城市并向苏联腹地推进。双方经济技术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引进我方各类技术和中小型设备、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已成了这次洽谈会苏联客商与我方洽谈成交的热门话题。
第四,推进了南北联合开拓苏联、东欧市场的进程。这次洽谈会期间,省国外贸易公司、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绥芬河边境经济贸易公司、黑河边境经济贸易公司和哈尔滨市经贸委分别举办了中外客商联谊会,为兄弟省市介绍客商;黑龙江省交易分团、哈尔滨市交易分团还向未成交的各交易分团转让了合同。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共转让合同、项目32个,金额达13279万瑞士法郎。同时,还与兄弟省市一起探索了共同开拓苏联、东欧市场的联合方式。如产品联营联销联合成交;联合办厂,共同经营,生产的产品与苏联、东欧国家交换;在黑龙江省口岸、边境市县和中心城市辟建对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开发区等。这有力地促进了南联,推进了国内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
第五,为继续举办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奠定了基础。如果说上届洽谈会对稳定、开拓苏联、东欧市场,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那么这届洽谈会则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经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从长远看,苏联、东欧是一个有潜力的战略市场,开好洽谈会不仅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我国的出口,而且是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需要。这次洽谈会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举办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是十分必要的。田纪云副总理指出,这次洽谈会来的团组和客户之多,规模之大,说明我国尤其是黑龙江省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双方贸易的互补性是很强的。实践证明,发展边境贸易是利国富民、睦邻家邦的一件大事。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我国同周边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大有文章可作。苏联经贸部第一副部长卡恰诺夫说,这次洽谈会的规模比上届更大了,仅苏联就被吸引了从东部的远东地区到西部广大地区的十几个共和国的企业参加,不仅有商界的,也有政界的,还有党务工作者。今后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哈尔滨洽谈会完全可能发展成具有世界水平的交易会,哈尔滨可以成为莱比锡和波兹南那样的国际贸易博览中心。(特约撰稿人:臧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