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1年团省委工作综述

  1991年全省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和团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独立活动,使全省团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繁荣我省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全省各级团组织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主线,以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为目的,重点抓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深化了“学理论、学历史、学先进、争做四有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团组织发挥了理论学习小组和广大青年理论骨干的作用,从不同层次组织了团干部、企业青工、农村青年、大中学生的理论学习活动,在解决青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上,收到了显著效果。配合纪念建党70周年,全省各级组织普遍开展了“党在我心中”主题系列活动。以岗位学雷锋为重点的学先进活动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各级团组织还通过开展普法宣传、帮教后进失足青年、扫黄打丑除六害等活动,积极参与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团的青年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一手抓阵地建设,一手抓文化活动,初步形成了阵地网络化、活动系列化、管理社会化。
    (二)创业建功成才活动效果显著。在实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省各级团组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青年在商品经济大合唱中创业建功成才,为繁荣龙江经济做贡献。青工战线团组织围绕全省“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率先破题,收效显著。“岗位成才学练赛”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类技术比赛达1600多场,9000多名青工获“技术能手”称号。“五小”活动创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青农战线团组织继续深入开展了三年多的“四一一工程”,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1150名,有120万名青年受到实用技术培训,有11万名青年成长为科技示范户。青年扶贫工作,使1.2万名贫困青年脱贫。青年绿化工程又完成新项目1325项。“交万斤粮百名青年标兵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对个全省粮食稳产400亿斤做出了贡献。青联组织开展的“青春奉献在‘八五”’活动,调动了各界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洪涝灾害面前,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奋战在抗洪抢捡、生产自救第一线,并发动全省团员青年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团省委被省政府授予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三)维权和社会监督工作稳步发展。配合《黑龙江省保护未成年人条例》的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各级团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有60多万青少年参加的宣传周活动。全省已有13个市地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有10个市地团委、30个团县设立了维权专门机构,并协助或直接参与了查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青年社会监督队伍不断壮大,社会监督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抓好文化市场监督和市场物价监督的同时,还逐步向社会治安监督、廉政建设监督等方面扩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团组织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团组织坚持“建设、改革、管理”并举的工作原则,促进了基层整体化建设再上新水平。团省委通过9个单位试点,推进了“合格团委”、“合格团支部”的建设。各级团组织狠抓“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干部、推荐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农村团组织配合社教中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加强了农村团支部建设。各地严格选拔、配备团干部,使团干部队伍建设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通过强化岗位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团干部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团员民主评议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团员的思想素质。在农村、乡镇企业、街道等地区加强了团的组织织、设置,进一步巩固和建设了团的经济基地,经费基地和培训基地。省、市(地)、县三级团的机关建设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孙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