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如:1991年全省计划工作
1991年全省计划工作
省计划委员会主任 张福如
1991年,全省实现社会总产值达15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国民生产总值达1701亿元,增长4%;国民收入达630亿元,增长3.1%。总的看,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获得大丰收。1991年全省粮豆薯总产量达216.4亿公斤,高于“八五”计划年均应增幅1.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普遍增产,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我省历史上第二个大丰收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
2.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基础产业得到加强。工业生产摆脱了低速徘徊的局面,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79.6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增长速度。全省县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9.1亿元,比上年增长7.6%。列入计划的50种产品,有37种完成了计划。能源、交通和邮电等基础产业有新的发展,发电量增长8.2%,公路、铁路、水上、航空运输的客、货运量均超额完成计划,有60个县开通了直拨电话业务,比上年增长1倍。
3.市场繁荣,物价基本稳定。1991年,各地积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开拓市场,扩大购销,使城乡市场疲软问题得到了缓解,社会商品零售额逐月上升,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4.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年通过各种办法筹集建设资金1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4.6亿元,增长12.5%;更新改造完成37.2亿元,增长11%。进一步调整了投资结构,全年能源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5.2%;运输邮电业投资增长30.8%;农业投资增长6.2%。全民基建、更新改造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发电装机73万千瓦,原油开采375万吨,原煤开采429万吨,化肥5000吨,水泥12万吨,木材采运8.7万立方米,机制糖1.5万吨。
5.提前完成外贸出口任务,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1991年是国家实行外贸体制改革,取消亏损补贴的第一年。由于认真贯彻“南联北开”的方针,积极组织出口商品货源,努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前110天超额完成全年出口任务。完成出口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对原苏联边、地贸出口总额达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批准外商直接投资202项,外商投资金额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倍。
6.财政收入有所增长,金融形势比较稳定。全年财政收入78.1亿元,为年调整计划的98.9%,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银行存贷差额缩小,现金投放增加。1991年,银行现金收入累计实现944.7亿元,现金支出为1020.1亿元,两者相抵,净投放现金75.4亿元,是我省年度现金投放最多的一年,比上年多投放29.6亿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金额达552.9亿元,全年新增加存款107.8亿元,比上年增加19.3亿元;银行各项贷款金额达814.7亿元,当年新增贷款153.5亿元,比上年多增加26.4亿元,是我省年贷款增加额最多的一年。
7.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开发省级新产品1474种,投产834种,投产率达56.6%。在农业方面,重点推广农业适用技术37项。在工业方面,推广了以节能、提质、降耗为重点的新技术134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也都得到适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