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始编制经济效益计划
为了突出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我省开始编制全省经济效益计划。要求各市地、各部门在1992年的全部经济工作中,在继续注意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把对经济效益指标的考核放在突出位置上。农业要在进一步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农业的转化;工业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老企业的改组、改造。各地确定工业增长速度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要盲目追求产值,攀比速度,要在加快资金周转,减少亏损积压和改善经济循环上下功夫。对长期积压产品要通过“压贷双挂钩”办法,坚决限产压库,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视情况实行关停并转,直至破产淘汰;流通领域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压缩不合理库存,降低流通费用。在积极开拓省内、国内市场的同时,外贸部门要努力扩大深加工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降低换汇成本,挤占国际市场,增加出口盈利。力争通过经济效益计划的实施,使全省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全省经济效益计划由两大部分指标构成:一是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综合能耗、社会劳动生产率、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六项指标;二是部门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工业、农业、商业、物资、外贸五个部门共30个指标。前一部分指标下达到各地市,后一部分指标下达到有关部门。(孙云凌 曹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