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企业两轮承包衔接工作顺利完成
截止1991年末,全省已有98%的工业企业和85%的国营大中型流通企业签订了两轮承包合同。总的看,效果是好的。工业企业承包基数平均比上年提高7.4%,还贷增长13.2%,企业留利增长15.7%。其特点:一是完善承包形式,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普遍改革了过去“包死基数,超收全留”的作法,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和上缴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的占47.8%;实行减亏包干,超收分成或全留的占25.6%;实行其它形式的占8.4%。二是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增加财政收入与增强企业后劲相结合。在已签订承包合同的企业中,承包基数提高的企业占67%;持平的企业占8.8%,下调的企业占24.2%。三是健全承包指标,注重效益、发展与管理相结合。用经济效益、发展后劲、企业管理三大指标考核企业,企业普遍增加了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指标,35%的企业增补技术改造指标,52%的企业增补管理指标,9%的企业增补历史包袱指标,3.4%的企业增补出口创汇指标。四是理顺分配关系,多作贡献与合理分配相结合。据对全省已承包的278户工业企业调查统计,实现利润增长8.7%,企业留利增长17.6%,企业留利中,生产发展基金增长31.5%,职工福利基金增长24.5%,职工奖励基金增长11.9%,承包风险基金增长6.7%。五是强化风险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与增强企业凝聚力相结合。据对已承包的823户工业企业调查,实行企业后备基金的有782户,占95%,交纳后备金额3846万元;实行风险抵押金的有716户,占87%,风险抵押金额1902万元。(姜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