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商行实行信贷倾斜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991年,全省工商银行注重贷款增量优化,继续实行信贷倾斜政策,清欠、救灾、扶贫等贷款交叉使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全面回升。
    1.贷款投放的重点为基础工业。全年对牡丹江第二发电厂、黑河西沟电站、西钢热电站、黑河热电厂等电力工业企业发放贷款20391万元,占全年贷款额的31%。对基础原材料工业中的大庆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佳木斯石油化工厂等石化、化工工业项目投入贷款15831万元,占年贷款总额的26%。对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业投放贷款4100万元,购置各种汽车200辆,货船23艘。对北安至黑河铁路路基加固收尾工程和险段救灾工程投入贷款1195万元,加快了工程建设速度,使北黑铁路按期竣工,投入使用。
    2.用好扶贫贷款,促进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工商银行在扶贫专项贷款使用上,把开发科技扶贫和区域性开发作为扶贫贷款使用重点,全年投放扶贫贷款2025万元,从而促进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高了财政自给水平。
    3.注入清欠贷款,缓解债务链。1991年,工商银行各级技改贷款人员从解脱“三角债”的大局出发,深入工矿企业,逐项审查注入贷款项目,全年注入清欠贷款2.6亿元,对145个项目的设备欠款进行了清理。
    4.发放救灾贷款,支持企业生产自救。全省各级工商银行共投入救灾贷款2000万元,对肇东振兴制药厂、北黑铁路、双鸭山三合煤厂等41家受灾厂矿给予了支持。(刘景城 孙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