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烤烟科技进步,提高烤烟生产质量
一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早春热量资源,肇源县采用向阳暖窖式苗棚结构并增设火炉或“火龙”提温,绥化、宾县等市县强化防寒物保温等新措施,为增加积温,促进苗情发育成长提供了新经验。二是增强抢农时观念,绥化等市县从撒籽、假植到大田移载时间普遍比往年紧凑而提前,并强化“四新”(即双棚离地床、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制及熏蒸消毒)育苗技术,较好地达到了大壮苗下地。三是扩大地膜覆盖率,全省地膜烟田达到总面积的50%,绥化、双城等市县达到了70—100%,四是烟田管理和植保工作有新进展,适时铲趟,适时揭膜,封垅培土早于往年,基本上控制了叶斑病害。五是基本上坚持了平顶抑芽,多数烟农已经形成习惯。六是加强烘烤的配套建设工作,1991年全省新建烤房3.1万个,提高了初烤质量。七是扩大了集约化规模生产经营的强度,新涌现一批万亩乡和千亩村。八是收购秩序、等级标准、工商关系都有较大改进,烟农掺杂使假倾向基本上得到控制,多数地方烤烟等级合格率好于往年。1991年,绥化地区被中国烟草总公司命名为全国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地区;绥化市被评选为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先进市;宁安、望奎县被评选为全国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县;绥化、牡丹江地区被评选为全省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地区;绥化、宁安、望奎、东宁、富锦、宾县、汤原等六市县被评选为全省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市县。(魏湘泽 陈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