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预算内施工企业实现扭亏增盈
1991年,29户国营预算内施工企业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利润总额由上年亏损974万元提高到盈利1690万元,亏损企业户数由上年的16户减少到4户,基本稳定地渡过了难关。在29户企业中,有25户企业盈利,占企业总户数的86%,盈利额为2276万元。其中有12户企业扭亏为盈。企业利润总额大幅度提高,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第一,全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精神,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1991年的中心工作来抓。年初,省建委、省建行联合下发了质量、品种、效益年实施方案,提出了国营预算内施工企业亏损面减少40%,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50%,上缴利税550万元的奋斗目标。各地市建委根据省建委下达的目标制定了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第二,各地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国营预算内施工企业在任务落实上采取了适度的倾斜政策。省建委、省计委、省建行1990年末联合下发了《关于省内建设项目统一安排施工力量的规定》,1991年各地市建委狠抓了这个文件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9户国营预算内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135532万元,施工产值126462万元,分别比上年多完成27880万元和23734万元。第三,各地市进一步整顿建筑市场。在控制我省队伍的规模上,都认真坚持“不批新的,取缔虚的,升级好的,降级差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矛盾。第四,进一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带动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29户企业1991年有21户签订了第二轮承包合同,企业内部都进行了层层承包。同时,企业内部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等进行了一些配套改革,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陈崇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