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顾玉堂:1991年物资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1991年物资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省物资厅厅长 顾玉堂
    1991年,全省物资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紧紧地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十二件大事,抓住经济回升、需求增加的契机,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壮大企业实力为目标,开拓市场,强化销售,加强管理,搞活经营,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其主要标志是:(1)实现物资销售额6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比年初确定增长8%的目标高出22.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6个百分点。(2)实现利润8290万元,比上年增长373万元,增长幅度为4.7%。(3)销售地方产品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比年初确定增长10%的目标高出8个百分点。(4)全面完成了对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物资供应任务,及时筹集调拨了抗洪救灾物资,为抗洪抢险和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5)经过不懈的努力,《黑龙江省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管理规定》,以省政府19号令正式颁布,对于提高物资部门在流通领域中的地位,发挥统筹规划和管理全社会生产资料的职能提供了重要保证。
    1991年,全省物资战线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加快了思想观念转变和经营方针的调整,适应了市场激烈竞争形势的需要。年初,全省物资工作仍处在低谷之中,为了摆脱困境,搞活经营,全省物资系统开展了“促进经济回升,搞活物资流通”的大讨论,振奋了精神,解放了思想,进一步树立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为全年经营工作奠定了一个好的思想基础。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带来了经营上的新变化。主要是在坚持流通这个主业的同时,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经营;大力发展物资流通工业,开展原材料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向生产领域渗透和延伸;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借助力量,壮大实力,发挥整体优势,搞活物资流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利用我们的地缘优势,开展边境贸易;克服小农思想,开发新技术、新品种、新产业;坚持物资企业的宗旨,在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上狠下功夫,靠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多功能的服务赢得信誉,争取用户,开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仅哈、齐、牡、佳四市和省直公司就组织270个服务队,有8400多人深入到生产企业走访,帮助解决了1400多个急难问题,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1991年,全省物资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物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木材市场、旧机动车市场、闲置设备市场为重点的生产资料市场筹建工作已初见成效;物资配送工作在省直和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物资企业普遍实行了第二轮承包,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工作、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科技成果推广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工会、共青团工作也十分活跃,成功地组织了全省物资系统文艺汇演和篮球赛,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总之,1991年是物资经营走出谷底稳步发展的一年,是抗洪救灾大显身手的一年,是帮助生产企业排忧解难做出新贡献的一年,是开拓市场搞活经营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