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在指令性计划指标比上年大幅度减少,计划内产品的订货兑现率不断降低,品种、规格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各级物资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对农业、骨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建房实行了倾斜供应;对省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实行配套承包供应和配送供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排农业方面的钢材和水泥,在上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又分别增长2.1%和3%;省重点骨干企业用钢材比上年增长20.2%;安排乡镇企业钢材比上年增长10.9%;安排“三资”企业钢材比上年增长50%;为鼓励农民建房新增钢材1 500吨、木材3 000立方米、水泥1万吨。当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之后,全省各级物资部门,把抗洪救灾当作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省地市县普遍成立了抗洪救灾机构和抢险突击队,实行昼夜值班制度,救灾需要什么就千方百计供应什么。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七台河、大兴安岭等20多个沿江市县以及内涝地区的物资部门,在自身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下,组织了1400多名职工和干部,昼夜奋战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克服重重困难,组织调运木材、水泥、钢材、煤炭等物资价值3 900多万元,解决了灾区的燃眉之急,为抗洪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韩伟光 刘熙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