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一年来开展的主要科普活动
一、开展科普之冬活动。第三届全省科普之冬活动遵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村广泛的普及推广了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可行的先进科学技术。1991年全省共举办科技培训班73427班(次),科普讲座、报告会24291场(次),科普展览4267场(次),科普知识竞赛4989场(次)、科普文艺活动1226场(次),放映科教电影、录像30883场(次),印发科普资料381万份,累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382项(次)、工业新技术1489项(次),参加这项活动总人数为1392.8万人次,创经济效益1亿多元。
二、农村科学致富创高产竞赛活动更加活跃。按照黑科协字[1991]127号文件具体要求,组织全省712218户农民参加了这项活动。先后评选出省、地、市、县乡镇各业高产大王24558名,248000户农民普遍掌握和应用了2—3项高产技术,扶持和带动63944户农民脱贫致富。各级大王充分地发挥了科技示范带头作用。而且有的技术在海南、河北、广东等省,被推广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稳中有进。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是农村生产的最佳服务形式,开展技术集团承包、促进科技兴农全方位起步运行,实行系列化全程服务,现在全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已经发展到13327个,会员达到223449名,组织服务活动26580次,其中467个高层次的如青椒、西瓜等研究会推广应用的农业、种植业的新技术,对全省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科普村、科普乡(镇)建设有新的发展。1991年全省广大农村基本形成了以县科协和农业部门为枢纽、以乡(镇)科普协会(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基础,以各学会、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村科普网络。全省已建成科普村3237个、科普乡(镇)301个。1991年全省层层推荐和认真评选分别授予1 05个村和35个乡(镇)为先进科普村和先进科普乡(镇)的光荣称号。
五、科技培训活动。1991年全省各级科协在工、农业科普活动中,广泛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各级各业高产大王、高产能手与科技示范户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培训班,全方位传播各种先进技术、培训对象达2411960人次。其中掌握1—2项实用农业技术的农民为717600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6633人。
六、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更加普及。省科协与省农牧渔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机局、省水产总公司、省农村电气化局、省乡企局、省建委等单位通力协作,在全省已评定出具有各级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50671人,其中农民助理技术员7874人,农民技术员27370人,农民助理技师10936人,农民技师4091人。这些农业战线的科技骨干,在生产第一线发扬了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为黑龙江省科技兴农做出了贡献。
七、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新提高。1991年落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活动项目,全省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广泛地开展了微机竞赛活动,环保科普制作、生物百项活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星火等各项活动,举办青少年辅导培训班65期,发展会员104967人,评选出优秀辅导员1238人,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活动504次,参加活动的人数达201260人,其中城镇青少年为143510人。
八、开办黑龙江省农民函授致富大学。1991年认真贯彻实际、应用、实效的办学方针,开发农民智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年度19个县农函大学生毕业,6521户农民学员当年脱贫,出现了361个万元户。现在又有9个县4022名农函大学员开学上课,将为农村科技致富再立新功。 (李树尧 葛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