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科技攻关成效显著
根据“科技兴省”实施方案的近期工作安排和“八五”科技计划大纲的总体要求,工业科技攻关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龙头和两个服务(为提质降耗、挖潜增效服务;为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两个促进(促进科技进步因素的增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沿着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及其产业化和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前期服务这两条主专线,重点在优势资源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技术及产品、精细化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四个方面开展了攻关与试验、示范工作。
(一)优势资源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重点是糖、烟、麻、纸四个“一条龙”综合开发。1991年突出了亚麻“一条龙”综合开发工作,分别在四个环节上取得了突破。一是稀土在亚麻种植上的应用技术取得突破。今年全省推广80万亩,使亚麻原茎增产l2%,种子增产14%,长麻率提高1.41%(绝对值),农民每亩可增收19.85元。二是在打成麻、梳麻设备、麻屑板加工设备研制方面取得成功。三是突破了亚麻纤维及其织物上色率、固色率差的技术难关,并形成大批量工业化生产能力,仅哈尔滨亚麻厂就形成年产3000万码漂白染色亚麻布的能力,使每码出口亚麻布增值0.85美元以上。四是在亚麻服装、装饰材料系列产品开发上有所突破。针对亚麻行业出口产品受阻,产成品积压的现状,为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省科委投资35万元,省纺织厅为企业贷款100万元,两家联合组织了150余种系列产品研制与开发。其中72公支涤麻混纺衬衣面料、50公支机器短麻纱在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种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组织模式不仅提高了行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也为工业科技计划项目的选择与管理提供了经验。
(二)节能降耗技术及产品研制。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方面组织r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大型锻压设备进行了攻关。Φ2.4米直径容器封头一次成型无胎冷旋压设备的研制成功,为我国提供了一套节能、省材、高效的大型锻压设备。用该设备加工容器封头,比分瓣加工方法节能25%以上,省材20%;用此旋压技术改造制猎枪管设备,可使生产猎枪管的效率提高数十倍,节材55%。二是在工业窑炉方面开展了科技攻关与技术示范。例如陶瓷管少氧化高效节能炉的研制,寒地中、小水泥生产过程微机控制技术示范等项目,均取得可喜成果,为我省乃至全国工业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提供了较先进的技术。
(三)精细化工产品研制与开发。精细化工的重点仍然是其原料、中间体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如烟草抑芽剂项目进入中试阶段后,试产近700吨,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利税200万元。产品分别投放14个省区,在270万亩烟田使用,为国家、省、县多提供税收9040万元,烟农多收入2亿多元。此外,丁西农稻药肥、制糖防垢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研制成功后均在省内外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1991年省科委围绕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智能化仪表、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在激光及其应用技术与新材料领域安排了一批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课题,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例如:稀土特殊共渗热处理新技术研究、智能化大直径测量系统、高辐射率工业窑炉用耐高温涂料、综合采煤机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激光提高家畜生产能力的研究,以及电力半导体器件研究等项目。其中,稀土特殊共渗热处理技术经多家企业应用,并经国内知名专家鉴定,认为是一项重大的开拓性研究,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此项技术,可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钢或碳钢代替合金钢,在节能、省材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从宏观上引导、带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的形成,真正使高新技术为我省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服务,使高新技术在我省经济建设中成为新的生长点,通过科技攻关、新产品试制、科技贷款计划等手段培植和扶持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扶持了五家中小企业,其中安达塑料电缆料厂、安达无线电厂、海伦振动时效设备厂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均占本企业总产值的85%。(王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