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攻关进展顺利
按我省“八五”科技发展规划,针对全省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1991年安排了167个课题,主要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高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
(一)种植业科技攻关重点按排了优良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农艺农机相结合等攻关课题82个。新品种选育,年初计划育成8—10个,年终完成18个新品种任务。粮食作物审定通过37个,经济作物4个,园艺作物7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80%,主要作物单项增产技术、综合高产技术、农艺农机相结合等项研究,均按合同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指标。如水稻高产高效益技术体系、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优质烤烟施肥技术、亚麻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初步研究出了模式。水稻高效益技术体系经农经部门计算,每亩可降低成本28.5元,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农艺和农机结合研究,小拖配套项目已在秋季进行了首次试验,效果良好。水稻插秧施肥机也已按计划完成了施肥部件试验,系列谷物烘干机项目已完成5吨、8吨、10吨三台样机,并已投入生产。经初步测试,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合同规定的标准。
(二)畜牧业科技攻关调整了部署。从良种选育、饲养技术、饲养配方和疫病防治四个方面进行配套安排,共安排3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项目和经费近1/3。有些项目超额完成了指标任务。如肉鸡配套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活率达96.7%,耗料比为19912,体重2212.2克,均超过了原定的指标,同时将填补我国肉鸡配套系的空白。新研制成功的动物干扰素诱生剂,对鸡病毒病疗效良好,经许可已试生产了620箱,产值达46.5万元,药品供不应求,并提前一年全部完成攻关任务。奶牛节粮型新技术研究,通过试验奶料比由2.5:1提高到4:1,效果十分显著。这些项目为“八五”科技兴牧提供了成果方面的基础。
(三)林业科技攻关针对“两危”问题,开展了速生丰产林研究;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营造技术研究;优质苗木造林技术研究和林副产品多层次深加工的研究,共安排课题22个,通过检查全部项目按计划执行。如万亩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研究,按合同营造了丰产林5000亩。短周期纸浆丰产林技术研究,营造纸浆林200亩,同时进行了不同密度、配置、人工高台垄操作等方面的试验。HRC制剂应用研究成果.经万亩林地使用,提高造林成活率4—17%,效果非常显著。
(四)高新技术攻关重点安排了以农业、畜牧业生物技术为主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同时也考虑了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安排了23个课题,取得了较好成绩。如大豆生物技术已掌握和建立了基因分离、转移、表达等实验方法,并构建了大豆基因文库,筛选出了优良变异株系,获得了高蛋白,高抗病大豆新品系。小麦用生物技术的手段,已有近30份材料进行了产量及品质方面的鉴定,4个品系参加了区试。其中77—57、77—42可在我省中部地区7月10日前收获,产量可达300—350公斤,品质良好。用生物技术育成的花培茄子新品系86—1,质嫩、耐老、品质好,上市后深受欢迎。用C060—r射线处理的龙辐二牛心白菜,质佳、抗病、耐储,亩产一万斤,比二牛心增产l3%以上。用辐射工艺研究的脱锈保鲜参1991年获国家发明奖,获纽伦堡国际银奖。(周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