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俄核分析实验室在哈尔滨建立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化学研究所1991年4月签定协议,“中俄核分析实验室”正式成立。按双方协议,600平方米专用实验室完成装修,样品室、中子源室已经建成,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已与从俄方运达的LP—4700多道脉冲分析仪接口,俄方的X荧光分析装置全部到位。1992年初,中子活化分析成套装置的主要设备也可过境运抵实验室,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核分析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有色金属矿石成份分析、海洋沉积物分析、人体微量元素分析、煤炭灰分析、石油测钒等等,在我省、我国的科研及各行各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俄核分析实验室即将到位的中子活化分析装置是国内的第一套。由俄方提供的中子源、探测器均达国际先进水平,整个系统亦达国际先进水平。俄方表示,中国国内一些与远东分院化学研究所将在核分析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的研究单位所需的中子活化分析装置及技术,都将由中俄核分析实验室提供。国家地矿部岩矿测试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单位已决定向中俄核分析实验室购买中子活化分析成套设备。(申立国 奚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