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涡虫研究的新发现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淡水涡虫分类学研究”1991年获重大进展。副研究员刘德曾和研究生李光鹏两人从5月4日至6月19日赴西藏考察,创立了中国淡水涡虫专家入藏考察的先例。他们调查了2个市、4个地区、29个县,攀登5000公尺高山6座,总行程14747公里,新发现涡虫产地31个市县共36处。其中有10余处海拔4700米以上,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高的涡虫产地。这些发现不仅为我国填补了淡水涡虫在西藏分布的空白,还把我国的涡虫产地西移了17度34分。更为可喜的是这次考察及在山西的一次考察中,刘德曾在西藏的羊八井、林周、波密、朗县、墨竹工卡、浪卡子、亚东、樟木等地鉴别出多眼淡水涡虫的3个新种,在五台山鉴别出另一个新种。这4种淡水涡虫的有性成熟个体交尾器官已经1500片连续切片、制片,并与分布亚、欧、美的37种已知多眼涡虫交尾器官比较,经有关同行专家的初步鉴定认为有确切明显的证据证明这4种淡水涡虫属新种。现这4种涡虫已分别拟名为林周多眼涡虫、拉萨多眼涡虫、波密多眼涡虫、五台山多眼涡虫。这一研修课题将于1992年在北京接受正式鉴定。(中立国 奚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