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1年测绘工作综述

  一、保质保量完成测绘生产任务。1991年,测绘生产计划工日总量为178490工日,实际完成201511工日,完成年计划的112.9%。计划总产值为1283.6354万元,实际完成1400.101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9.1%。
    1.精心组织国家重点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国家指令性任务的完成。1991年承担完成的主要测绘重点项目有:东北地区一等水准复测;大兴安岭和海南GPS点造埋;省内1:10000、1:25000比例尺土地资源详查测图,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测制;海南省10个市县的城镇大比例尺测图和保亭县城镇地籍测量等。计完成工日工作量138490工日,产值为630.1484万元。其中为本省投入工日工作量为76264工日,产值为347万元。
    2.积极拓宽测绘服务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多做贡献。在完成国家指令性任务的前提下,主动承揽完成省内外测绘项目有:哈尔滨市煤气工程1:1000比例尺带状图施测;大庆油田规划1:2000比例尺平板测图(修测);大庆市城建规划1:1000平板测图(补测);鸡西市城建规划地籍测量;嘉荫金矿物探测量;上海、桂林、铁法等市城市规划地形图测制及地籍测绘;沈北矿区控制测量以及《全国城市邮政编码图集》、《全国最新公路图集》等专题图编绘、印刷、出版等。全年完成调节性工日工作量63021工日,创产值761.4658万元。在我省遭受特大洪水灾害袭击时,测绘部门紧急动员,组织力量到受灾市、县实地标绘受灾面积示意图,计有1:100000、1:200000和1:500000地形图692张;主动航摄了哈市松花江两岸洪峰时水情实况,并镶嵌出松花江特大洪水态势影像图3幅;无偿提供各种图件752张,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抗洪斗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服务,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
    3.以“质量、品种、效益年”为契机,启动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提高测绘产品质量。1991年,测绘部门为了扭转近年来测绘产品质量上出现的下滑趋势,逐级制订修订全面质量管理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在生产单位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全员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加强了各项基础建设工作。计有TQC小组20个,开展日常质量管理活动;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学习的人数达生产单位在岗人员的95%。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测绘产品质量下滑的趋势得到遏止,并初步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二、积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1.开展测绘许可证复查。对领取许可证的181家测绘单位进行全面复查,至1991年底已结束53家。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清理整顿我省测绘市场目前存在的诸多无证作业、超许可范围作业等混乱现象,保障广大测绘单位合法经营的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开展地图出版审查。1991年共审批出版各类地图139幅,各种图集9本。查处违章出版地图2起。其中《绥芬河市投资指南》中有三幅附图,涉及中俄、中蒙、中朝国界线画法错误,不符合出版要求,为避免造成政治损失,令其停发。《牡丹江市交通图》在说明牡丹江市地理位置时将经度东移两度;兴凯湖段国界北移;并有内容表示不符合出版规定等错误,经交涉,将此图全部销毁。
    3.开展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工作。1991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先后在大兴安岭地区、鹤岗、大庆、黑河、鸡西、绥化市和克山县铺开进行测量标志普查。我省测量标志损毁情况严重,人口稠密的平原、丘陵地区尤甚。如克山县48座测量标志,全毁达47座,仅1座属基本完好。测量标志毁坏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拆毁、盗窃。对于普查结果,及时向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已引起上级的关注。在进行普查的同时,还对保存完好的测量标志重新办理了委托保管书,对部分残标进行了维修。
    4.及时提供各种测绘资料,满足全省各经济部门的工作需求。计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30104张;各种挂图9984张;图集、图册1233本;航空摄影像片5462张;大地基本控制成果2978点。
    三、继续推动测绘科技进步。积极承担完成国家测绘局下达的测绘科研项目。1991年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TOPOCART—B型仪器改造研究;全国国土面积量算(第一阶段成果)等。软科学研究项目有:测绘法规体系纲要的研究;测绘法规数据库的研究与编制等。在测绘生产中及时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主要是:为在大兴安岭西区继续应用GPS新技术开展大地外业作业做好了准备;在桂林市地籍测绘中,应用内外业一体化大比例尺机助测绘技术进行试生产;在1/5万比例尺地形图缩编中,开发应用数字化缩编技术;在1:5000比例尺测图中采用航测数字化测图技术试验;研究开发机助制图技术,局部应用于测绘内业生产等。重视和加强职工教育培养工作。1991年,充分利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东北函授站、黑龙江省建筑职工大学,哈尔滨测绘职工中专校等基地,在职工中招收大专层次学员87人,输送中等测绘专业人才65人。还在测绘生产单位全面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全年参加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新技术培训、岗位知识培训等各类培训人员达904人(次)。对于提高测绘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郭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