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发展概况
1991年,我省成人教育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职工(干部)大、中专教育围绕“调整整顿、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这个中心,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加速了职工高校调整联合的步伐。成人大、中专的办学水平评估和教学水平评估促进了学校的规范化建设。目前,成人高校规模趋于稳定,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显著提高。1991年,全省有成人高校89所,其中,职工大学58个、管理干部学院10所、广播电视大学2所、教育学院19所。招收新生11564人,比上年减少16584人;在校生41130人,比上年减少44065人。全省有成人中专360所,其中,职工中专210所、广播电视中专6所、教师进修学校97所、农民中专47所(含县办农民技术学校)。招收新生49617人,比上年增加171人;在校生128855人,比上年减少3049人。1991年,自学考试开考43个专业,其中,中专12个专业、大专27个专业、本科4个专业。上半年,全省报考7.8万人,其中,高等教育6.5万、中等专业教育1.3万人,开考课程149门。下半年,全省报考8.2万人。其中,高等教育7.2万人、中等专业教育1万人,开考课程156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3459人,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3000人。自学考试开考9年来,先后开考51个专业,累计参加考试34万人。截止1991年,全省在籍考生20万人,毕业生4.3万人。
职工岗位培训围绕管理现代化和科技进步、设备更新、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开展了各种应急、专项等适应性培训。1991年,全省开展岗位培训试点企业2028户。参加规范化岗位培训的各类人员54,3万,其中,干部12.7万、工人33.5万、班组长8.1万;参加各种适应性专业培训人员174.8万人,其中:干部40.5万、工人134.3万;参加技术工人等级培训人员88.1万,其中,高级技工8.1万、中级技工43.5万、初级技工36.5万。1991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人员总计为317.3万人次,企业职工全员培训率为52%。试点企业的岗位培训已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1991年,全省有职工学校448所,在校生4万多人,专职教师3115人。累计培养毕业生23.7万人。自1985年以来,我省试办了一批职工职业高中,使高中文化教育与中级技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职工经过学习,文化知识达到简易高中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中级技术(业务)理论水平,以适应生产、工作的需要,并为职工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打下基础。至1991年,职工职业高中已培养毕业生8574人。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全省职工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省教委、省总工会印发了《黑龙江省职工学校工作暂行规定》,对职工学校的任务、领导管理、教学、教师等都做了明确要求。
1991年,全省社会力量办学1504所(班),开办80多个专业,在校学员15.7万人。自1978年以来,累计培训118万人。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完善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制度。7月,省教委、省物价局、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省教委、省公安厅转发了国家教委、公安部《社会力量办学印章管理暂行规定》,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近年来,社会力量办学逐步走上法制轨道。全省58%的地市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并形成分级管理机制,通过发放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等办法,控制乱办学、乱收费、乱发证等现象。1991年,全省社会力量办学年检合格学校1309所,停办108所、取缔23所、缓登64所。农民教育继续坚持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农民学校的基本建设和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学校在科技兴农中的作用。全省三级农村成人学校坚持为农业服务的办学方向,探索走农科教结合的路子,实行开放式、全方位办学,出现了一批不同层次的、有特色和水平的学校。1991年,龙江县农民中专、讷河县巨和乡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双城市东富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五大连池市清泉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据统计,1991年,全省有农民中专47所,在校生1.4万人,专职教师738人。累计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短期培训基层干部、农业技术员、农村各类专业人员5万余人。目前,已设置农学、牧医、园艺、农经管理、农村房屋建筑、农副产品加工、淡水养鱼等20多个与农村第一、二产业相关的专业。乡办农民技术学校990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5.3%,其中一部分学校已初步达到“实体校”标准。每年可培训110多万农民。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2万个,占全省村总数的83.5%,一些学校已达到甲级民校标准。每年培训农村各类文化、技术人员200万。
1991年,全省农村大规模开展了以百万知识青年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燎原之冬”技术培训活动,共培训青壮年农民330万人,占青壮年农民总数的51%。其中,培训知识青年120万人,占知识青年总数的42.8%。
1991年,全省各地根据国家、省扫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再次掀起扫盲识字热潮。全省共办扫盲班(组)8530个,包教对子8万多个,参加扫盲学习的青壮年农民14万多人,占全省青壮年文盲总数的80%以上。共扫除7.1万文盲,农村青壮年文盲下降到3.7%。同时,各地认真开展了扫盲后继续教育活动。全省参加小学班、读书读报组、实用技术班等各种形式学习的脱盲农民29.5万人,占1988年以来脱盲农民总数的89.3%,较好地巩固了扫盲成果。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省教委“野间扫盲奖”(荣誉奖)、国家教委奖励我省20万元扫盲奖金;省编《农民文化技术课本》获1991年全国扫盲教材荣誉奖。望奎县、密山市被评为全国扫盲先进县、桦南县刘淑清、呼兰县王国友为全国扫盲先进工作者。(单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