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三陵乡发现渤海大型壁画墓
宁安县三陵乡一带是渤海国的一处王陵区。1991年4—5月,考古工作者对此地区进行的电法和磁法的地球物理勘测工作,秋季对陵园区内的一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此墓位于原来就暴露地表且早已遭到破坏的三陵坟(现编为三陵一号墓)东略偏北30米处。整个陵园区在牡丹江北岸的台地上,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隔江相望。这次发掘的墓葬(现编为三陵二号墓)为渤海国大型石室壁画墓。整个墓室建在地下,地面之下略有凸起,地面上没有发现建筑遗迹,现已辟为耕地,墓室上部用一层白灰封护。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长约390、宽约330、高约245厘米,甬道长约270、宽约140、高约170厘米。墓室内摆放着十余具骨骼,为多人合葬。墓室和甬道的壁面、顶部、底部都抹有较厚的白灰层。在墓室四壁、顶部及甬道两侧的白灰层上面都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内容可分为花卉和人物两类。墓室上部抹角叠涩藻井部分的壁画全部为花卉,基本形式为二方连续的团花。墓室四壁及甬道两侧为人物形象,多已剥落,但人物的姿态与服饰仍依稀可辨。墓室四壁人物多为女性,面部丰腴,颇具唐风。甬道南端东西两壁的人物为武士形象,造型生动、传神。墓室内没有发现随葬品。在填土中出土了陶兽头、铁镞、蚌壳、兽足、陶盆、文字瓦等物品。渤海国大型石室墓的正式发掘,在我国尚属首次,而壁画墓的发掘在黑龙江省更是首次,加之此墓处于渤海国王陵区之内,它的发掘为渤海史研究提供了葬俗、埋葬制度、人种、建筑、艺术、服饰、礼制等多方面的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盖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