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生:1991年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1991年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省卫生厅副厅长 刁文生
1991年,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878个。其中各级各类医院1675所,比上年增加21所。疗养院、所59个;门诊部、所6305个;专科防治所、站149个;卫生防疫站248个;妇幼保健所、站186个;药品检验所89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132个,全省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4949张,比上年增加2621张,其中医院床位113068张,卫生人员232614人,比上年增加5606人;卫生技术人员178220人,比上年增加5399人。全年财政拨款3. 36亿元,比上年增加4.27%。地方卫生部门房屋面积353万平方米;专业设备总值3.35亿元。
一、农村卫生工作
1991年5月6日省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省卫生厅据此制定了9项具体实施细则,现已有4项出台。有65个县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实行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全省共增加农村卫生专项经费846.9万多元,为151个中心卫生院修缮房屋24583平方米,补充更新设备215台件;为262个一般乡(镇)卫生院修缮房屋24051平方米,补充更新设备351台件。经过整顿建设,全省农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5.23%,集体办所率达87.79%,有26.13%的卫生所达到了甲级标准。
二、预防保健工作
哈尔滨市经全国爱卫会复查,保持了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称号。佳木斯、大庆两市经省爱卫会检查验收,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对1983年以来创建的省级卫生先进市、区、镇和单位进行了全面复查,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9%。农村改水成绩显著,各种形式改水总普及率达85%,其中自来水总普及率达32%,有640万农村人口吃上自来水,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七五”期间“农村改水先进省”。农村改厕工作成绩喜人,14个改厕试点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30%以上。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传染病、妇女儿童疾病继续下降。全省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6.83%,实现了国家提出的以县为单位第二个85%的目标;急性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上年的200.12/10万下降到183.85/10万;婴儿死亡率由30.8‰下降到30.4‰,孕产妇死亡率由3.97/万下降到3.90/万。
三、救灾防病工作
1991年夏季,我省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环境、饮水、食物严重污染,全省卫生系统开展了救灾防病工作。省政府成立了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省救灾防病预案》,省卫生厅先后下发了6个救灾防病文件,派7个工作组深入到6个地市、14个重灾县现场指导救灾防病工作。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组织858支医疗队,349支防疫队,派出8037名医疗卫生人员。携带87.4万元的治疗药品和消杀灭药械,深入灾区为群众防病治病,共诊治病人19.8万多人次,并对灾区被污染的391眼大口井全部进行了消毒处理。同时印发20万份防病知识宣传单和小册子,广泛传播卫生防病常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省红十字会紧急下拨了价值8万元的药品和衣物,以及日本、港台等国家、地区赠送的价值500万元的救灾物资。全省有310家医院开展了赈灾义诊活动,有7658名医务人员参加,诊治病人6.4万多人次,将收入的13万多元全部给了灾区。卫生部门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广大职工还捐款7万多元。全省卫生系统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10个省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
四、广泛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
1991年初,省卫生厅党组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和省政府关于在窗口单位开展“四职三优”竞赛的部署,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做出了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内容的“优质服务年”竞赛活动的决定,并制定下发了竞赛方案。竞赛中,全省各级医院共增加服务项目2700余项,便民利民措施1370余项。全省医务人员做好事56091件,收到表扬信15176封,牌、锦旗1024面,新闻单位播发表扬稿件914份,拒吃请8519人次,拒收钱物30余万元。据对全省14个地市和省直36所医院的3517名门诊和出院病人问卷调查,对医疗质量信任和比较信任的为3304人,信任率为93.9%;对医生服务态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为3165人,满意率为89.9%;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为2596人,满意率为82.9%;发现医务人员吃请和接受钱物33例,行业不正之风发生率为0.94%,均达到了卫生部确定的阶段性成效的量化指标。经省政府批准,有1个单位获“四职三优”竞赛活动优胜标兵、15个单位获优胜集体,4名同志获优胜个人标兵,38名同志获优胜个人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