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汉义:阿城市1991年工作

   阿城市1991年工作 
     阿城市市长 赵汉义
    1991年,阿城市遭受到了建国42年来第二大洪涝灾害,但却夺得了阿城历史上的好成绩。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53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国民生产总值100391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国民收入816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4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6%;财政支出为9967.3万元,比上年增长25.7%。连续20年(1972-1991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1991年完成10304.8万元,连续两年税收超亿元,成为黑龙江省第三个税收亿元市县。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82764万元(含上级驻本市企业,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完成1395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6%。本市所属工业总产值3289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本市全民所有制工业完成23701万元。市属黑龙江省玉泉酒厂和阿城石油化工总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全年共有50种产品被评为哈尔滨市级以上优质产品,其中保持国家银牌产品3种,部优产品8种,省优产品25种,哈尔滨市优产品14种。市属工业创外汇达人民币256万元,出口产品主要有中国玉泉酒、黑加仑糖果、花粉王浆口服液、模具架、皮夹克等。1991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78378亿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业总产值实现33904万元,比上年增长3.1%;粮食总产量36299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7%。全年农业总投资为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全市共有乡镇企业11043个,其中集体所有制企业330个,个体企业10713个,共有从业人员40530人,其中集体1.6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全口径)5亿元,实现利润3899万元,上缴税金2699万元,人均工资1360元。继续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以发展建材、化工、食品工业为主,大力抓好水泥、建筑石、红砖、白灰、水泥制品、塑料制品、啤酒、饮料等30余种畅销品的生产。有9种产品分别被评为部优、省优和哈尔滨市优质产品;有元钢、铸钢件、毛涤衣裤、柳编织等4种产品出口创汇人民币1457万元。
    全市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5870个,其中全民所有制250个,集体所有制899个,个体4721个,网点总数比上年增加0.2%;从业人员19944人,比上年增加29.1%;社会商品零售额4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5.3%。投资715万元新建16栋粮仓,增加仓储能力3.2万吨。集市贸易成交额8830万元,比上年增加46.9%。
    全年建筑施工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万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2万平方米。热电厂集中供热面积由上年的27万平方米增至37万平方米,扩建、改建主要街道3条,共1644延长米,26422平方米。全年绿化面积28.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5%。
    共有中学53所,在校中学生25207人,中学教职人员2567人,其中专任教师2007人。有职业高中6所(含企办2所)、在校生1682人;教职人员245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共有小学244所,在校小学生65555人;小学教师人员3861人,其中专任教师3391人。中小学一律取消二部制。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8.5%。农村青壮年只有半文盲2779人,占农村青壮年总数的1.56%。全市拥有卫生机构68个,其中医院39个,病床1645张,比上年增加252张,卫生技术人员2016人,比上年增加199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职工年均工资2099元,比上年提高7.3%,农民年均收入677元,比上年提高18.1%。年末储蓄余额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城市人均住房6.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
    总人口61.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2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39‰,死亡率为3.63‰,自然增长率为5.76‰。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哈尔滨市区县标兵”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