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凤林:方正县1991年工作

   方正县1991年工作 
     方正县县长 高凤林
    1991年,是方正县实施“科技兴县”计划的第三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4%;国民收入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长3%;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农业获得大丰收。粮、多、牧、企“四元”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粮、豆、薯总产达1.37亿公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多种经营生产实现产值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7%;乡镇企业总产达9124万元,比上年增长6.5%;牧业生产大幅度回升,总产值达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2%。“四元”经济推动了农村“奔小康”发展,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6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2.5%。
    工业实现“三超一降”。1991年加强了经营管理,加速了调整结构,突出了技改引联,引进技术5项、资金511万元,达成联营合作项目22项。投资467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0项,新增产值250万元,利税96万元,增强了经济实力,在21户企业遭水灾的情况下,实现总产值6908万元,销售额1337万元,预算内盈利企业盈利额72.9万元,分别比年计划超6.9%、21.4%和3.4%。预算内亏损企业亏损34.1万元,比计划下降7.8%。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财政收入完成1908.6万元,比年预算增长6.01%,县级支出完成2427万元,比年预算增长28.34%,扣除政策性减收因素,仍保持了收支平衡并结余15.9万元。
    流通领域购销两旺。全县商业网点已达1859个,饮食业网点406个,服务业网点289个,农贸市场17个,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集市贸易成交额18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外贸出口额达169.3万元。
    城乡建设进展迅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10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县建筑业实现产值650万元、利润43万元。城镇自来水完成了二期给水工程,进行了4.9公里管网改造和17眼阀门、排污井建设;乡村新增自来水村屯4个。城镇新修次干路5条3020延长米,清理排水渠2条3058延长米,乡村维修养护道路343条690.7公里,新建2条13.6公里,年平均好路率达81%。乡村低压线路改造完成70713米。城乡新建住宅31584平方米,新植绿化树18730株,绿化覆盖率达9%。长途微波通信第一期工程竣工,县二中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
    科技教育不断发展。1991年引进、推广、研究工业生产技术10项,有3项科研成果通过市级鉴定,被确认为高科技产品。进行33项农业实验,推广18项技术,生根粉应用获国家科委推广技术先进单位称号。引进国外智力获省先进单位称号。全县有中小学校155所,在校生30695人,教职工1370人,其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475人。小学入学率达99.8%,巩固率96.9%,普及率99.8%,毕业率99.4%。已有4个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为大专院校输送71名、为中专输送49名人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80%。医疗条件改善,计划生育工作加强,人口出生率为12.72‰,自然增长率为8.56‰,计划生育率为92.22%。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1991年,职工工资总额达7009万元,比上年增长4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2.4元,比上年增加62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0472万元,比上年增加22.8%。城镇居民安装电话比上年增加860台,全县电话已达2486台。2300户贫困户已脱贫65%,共安置就业人员1192人,占年计划的119%,待业率降到3.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