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张宝柱:依兰县1991年工作

    依兰县1991年工作
    
      依兰县县长 张宝柱
    1991年,依兰县稳步地发展了农业,突出地抓了工业,使全县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82亿元,国民生产总值30778万元,国民收入实现28648万元。
    1991年全县农业生产在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全年农业投入5000万元,1991年荣获了全省“黑龙杯”竞赛金杯奖和哈尔滨市农田水利建设“太阳岛杯”竞赛金杯奖。农业生产全年施用化肥4.5万标准吨,农肥200万立方米,种植高产攻关田24万亩,科技承包田22万亩,实施丰收计划80万亩,新增水田3万亩,粮豆薯总产量5.5亿斤,农村社会总产值43448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业总产值30970万元,畜牧业产值5823万元,生猪、黄牛、羊存栏数与上年相比都有较大增长;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9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经济作物亚麻收购9900吨;甜菜收购10万吨,烤烟收购1800吨。
    1991年增加技改和流动资金3018万元,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管理,重点改造,完成了化工、糖厂、纺织等9个企业技改立项工作,对产品质量加强管理,其中,棉纱、棉布、中药、红砖等7个规格品种获部优、省优称号;白糖、白酒等12种产品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麻、油、糖等资源型企业得到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706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下降7.9%。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0.2%,实现5553.6万元,税金实现596万元。
    1991年全县以国营、集体商业为主渠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繁荣稳定,经营形式灵活多样,5月份与哈市共同在依兰县举办了轻纺产品展销会,并先后参加了哈市举办的地方产品展销会,双交会,骡马大会,采取了联销、代销、有奖销售等多种措施,加快了日用品、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销售,活化资金7000多万元。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农副产品采购额完成13325万元,比上年增长7.4%;外贸出口产品收购额完成1026万元。
    1991年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103万元,比上年下降3.3%,比预算增长1.1%;财政支出完成3580万元,比上年增长6.1%,比预算增长19.7%,全县18个乡级财政,有12个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金融形势比较稳定,年底银行各项存款金额达2.3亿元,比年初增长0.6亿元,银行各项贷款总额达6.6亿元,比年初增长1.7亿元,城乡储蓄纯增额比上年增长60.1%,保险收入年增长24%。
    1991年增加了科技、教育的投入,教育总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校舍73处,总面积5.7万平方米,农村砖瓦校舍已达95%,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全年推广应用新技术8项,采用合理化建议及“五小”成果46项,中国农科院在我县进行的大豆、水稻、甜菜高产攻关项目超过了预定指标。1991年,我县荣获了“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称号。
    1991年全县卫生、广播、公益基础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医疗机构47个,其中县级医院5个,卫生医护人员880人,床位631张。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发展,新建三道岗卫生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交付使用,城乡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0%,全县乡村有线广播普及率达94%。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新建商品住宅楼和集资住宅楼1.2万平方米,完成了第二水源一期工程,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991年全县总人口3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3‰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1.89%。
    199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县职工平均工资1885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620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