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长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齐齐哈尔市市长 索长有
199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超额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1.2亿元,国民收入7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3.3%;财政收入完成70461万元,比上年增长9.7%,比历史最好年份增长4.6%。出现了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好局面,为“八五”计划的实施开了个好头。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991年,由于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广泛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全面推行“向前移位、进档达标”经济责任制,狠抓技术改造,积极组织促销压库和清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同步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地方预算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7亿元,增长14.3%;实现利税总额1.29亿元,增长57.9%。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以致富农村经济为目标,紧紧抓住稳粮、兴牧、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四个战略重点,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7.78亿公斤,比大丰收的1990年增长3.5%。大牲畜存栏87.8万头,比上年增长10.4%。乡镇企业完成产值21.8亿元,增长14.6%;实现利润1.46亿元,增长20.8%;上缴税金6730万元,增长16.2%。林业、渔业、农牧企业、庭院经济以及多种经营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获省“黑龙杯”竞赛银杯奖。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从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出发,国合商业和集贸市场认真组织货源,努力扩大购销,繁荣了城乡市场,保证了物价稳定,特别是以肉菜为主的副食品、人民生活必需品十分丰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国合商业收购地工产品2.7亿元;商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商品销售毛利(不含粮食系统)达5.8亿元,增长7.3%,商品经营利润0.39亿元,增长22.2%;全市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7.2%,市区上涨8.2%。
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实现预定目标。199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全年竣工工程项目424个,建设项目投产率69.7%。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抓了“七五”技改、基建项目的填平补齐和“八五”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完成了25个“七五”重点项目的扫尾工作,新开工建设17个重点项目。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了“八五”期间技改、基建项目的审批立项工作。工业方面,争取到投资额近20亿元的老工业基地改造资金和12个限额以上技改以及军转民项目;农业方面,抓住国家把松嫩平原纳入综合开发试点的契机,争取到6000多万元的综合开发项目,嫩江干流消险加固和双阳河水库建设也列入国家计划并开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狠抓了嫩江公路大桥、齐林公路、市内通讯进入国际直拨网、各县通讯进入C3网等项目的开工或前期工作,制订了城防林建设方案,规划和筹建了南苑外商投资区和建华星火开发区。1991年在城乡建设方面办的十三件大事,均按预定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也达到了预定目标。
改革开放和外经外贸取得新的进展。从优化企业外部环境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入手,深化了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完成了二轮承包,推动了企业横向联合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一步稳定完善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巩固发展了双层经营机制,加强了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流通体制、粮食经营体制等项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和外经外贸工作步伐。实现外贸商品收购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外贸出口总额3.16亿元,增长23%;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128万瑞士法郎,增长22%;自营出口创汇完成458.4万美元,增长2.3倍;全市“三资”项目签约15项,总投资8848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633.2万美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项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了科技兴市战略,科技兴工、兴农、兴县区、兴行业活动不断深入,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全市共实施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科技成果推广103项,完成57项;开发新产品160种。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了教育改革,稳定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德育教育得到加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讷河、龙江等县农科教统筹结合的成功经验,受到国家和省的重视。职工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成人教育不断扩大。文艺创作繁荣活跃,文艺舞台丰富多彩。制作电视剧4部、广播剧9部。市马戏团赴德国演出受到好评,并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体育方面,在国内外比赛中获世界级金牌7枚、亚洲级金牌2枚、国家级金牌25枚、省级金牌98枚,打破1项世界纪录、2项国家纪录。卫生事业也有新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02‰,比上年下降6.89‰。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1385.78元,比上年增长11.1%,扣除居民生活费上涨因素,实际收入上升2.98%。农民人均纯收入580元,比上年增长14.4%。全年安置待业人员2.09万人,为安置计划的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