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讷河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
讷河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
讷河县县长 王荣生
1991年,讷河县在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认真实施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县战略,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兴旺发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县社会总产值完成16.5亿元,比上年增长7.4%;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9亿元,增长6.1%;国民收入完成8.1亿元,增长5.9%;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1.5亿元,增长7.4%。
农业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1年,全县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努力实施粮牧企三位一体和科教兴农战略,在保证粮食增长的前提下,建立起三元合理的种植结构,同时加快畜牧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走过腹增值和加工增值的路子,粮牧企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初步形成了高产高值高效型农村产业格局,使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8.4亿元,比上年增长7.7%;粮豆薯总产达到7.24亿公斤,增长2.8%,创历史最高水平,夺得了第9个丰收年。奶牛发展到近万头,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当年翻番;乡镇企业实现产值3.35亿元。利税343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9%和33.8%,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先进县,获省“铁牛杯”竞赛金杯奖、“黑龙杯”竞赛银杯奖。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为中心,集中各方面力量,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转换经营机制,使工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利税2700万元,增长40.9%。特别是全县围绕农副产品和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突出抓了新上项目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了一批立县、立乡型企业,当年有11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1938万元,利税350万元。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为重点,创建贸工农一体化,组建了大兴养殖公司和马铃薯制品公司。在流通领域积极开拓市场,狠抓销售,扩大经营。同时,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同省、市内外30多个单位建立了经贸和协作关系,设立了黑河、满洲里、大连、绥芬河等口岸信息窗口;啤酒、淀粉、味精等地产品已打入独联体等国家,对发展县域经济起到了较大作用。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4.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完成出口供贷额806万元;边贸内贸供货额2086万元,为上年的3倍;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269万元,比上年增长11.1%。
实施农科教统筹结合,科教文卫等项事业有新发展。为了把经济工作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县认真实施了农科教统筹结合,“修教育渠,引科技水,灌农业田”,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年初列入计划的25项科技试验、推广和星火项目,已有24项取得较好成果;全县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达424人,列全市各县之首。被国家教委和省政府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县和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县。计划生育、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一年来,全县以建设文明城镇为目标,狠抓了综合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完成了县城通江路西门外至火车站3.66万平方米标准化水泥路面的铺装任务,改造巷道10条,完善了雨亭公园3期工程,万米综合楼、南市场一期工程、县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已交付使用,城镇供热、供水、绿化、美化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968元,比上年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765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4.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