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宋渭田:新的路子,新的起步

   新的路子新的起步 
     克东县县长 宋渭田
    1991年,克东县确立了“以调整结构为核心,靠种植业打基础,靠畜牧业启动,靠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突破”的指导思想,开始实施了以壮大县级财政经济实力为中心的“3253”工程(奋战三年,财政收入实现2000万元;奋战五年,财政收入达到3000万元,实现脱补)。到年末,全县本级财政收入实现169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如期实现了“3253”工程第一年的目标。
    在1991年的经济工作中,我们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为第一位的战略措施,致力于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在发展种植业上,我们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农,推行了标准化种田,粮食单产突破了200公斤大关,人均交售商品粮686公斤。同时,我们还适当扩大了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打破了传统的单纯粮食生产的格局,使种植业开始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我们把发展畜牧业摆在了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位置。1991年末,全县奶牛存栏由年初的5700头增加到7100头,鲜奶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我们加快了乡村办集体企业的发展步伐,侧重发展了“五小”绿色企业。到年末,全县小农场、小牧场、小渔场、小林场、农机队等小企业达到102家,年获收入71万元。我们还积极发展了庭院经济。根据区域特点,推广了“一村一品”的庭院经济模式,并使庭院开发开始走上棚室化、规模化轨道,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1991年,全县农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62元。
    我们把发展地方工业作为壮大县级财政经济实力的突破口,全面推行了“向前移位、进档达标”经济责任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9.2%、35.4%、25.3%;利润比上年减亏128万元,预算内企业盈利34万元。在组织商业经营过程中,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实行了“四放开”经营,即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放开,商业纯销售和上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12%,利润减亏124万元。
    在1991年巩固了与省内各高校的联合。到年末,我们已同省内24所高校建立了经济技术联合关系,议定60多个科技攻关、科技开发项目。全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8项,实用科技推广项目40项,定向培养实用人才132人。全县国民经济增长中依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有所增加,全民科技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