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云喜:甘南县1991年工作

   甘南县1991年工作
    
     甘南县县长 赵云喜
    1991年,甘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总产值实现6.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国民收入完成2.4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356万元,外贸出口额达111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63万元。
    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实现了稳定发展。1991年夏季,我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农业生产仍取得了历史以来较好成绩。农业总产值实现26938万元,粮豆薯产量达16.5万吨,其中粮食总产量仍获得了3.3亿斤的收成,是历史平年的产量。畜牧业出现数量与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1991年末,全县奶牛存栏达12102头,比上年增长21.3%;山绵羊存栏14.5万只,居全省第2位。在全省畜牧业生产“兴牧杯”竞赛中荣获金杯奖。农村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乡镇各事业站(所)的逐步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系列化服务。贸工农一体化开始起步,整个农村开始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效益型农业转化。科技兴农向纵深发展,大力推广了玉米催大芽,测土施肥等12项新技术。农业基础建设有重大突破。1991年,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累计投工251万个,投资554万元,完成土石方443万立方米,修建各类水利设施219座,完成15条骨干排水的收尾工程。在全省“黑龙杯”竞赛中荣获金杯奖。连续两年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全国水利先进县。农机具更新配套的新进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54个贫困村12115户人均收入达343元,有90%的贫困户脱贫。
    1991年完成利税666.5万元,比上年增长31.1%。以甘南和兴十四乳品厂为龙头,以奶牛生产为基地;以出口牛肉加工厂为龙头,以黄牛生产为基地;以麻毛厂为龙头,以亚麻、绵羊生产为基地;以白酒、啤酒厂为龙头,以粮食生产为基地;以鞋帽、皮革厂为龙头,以猪、牛、羊生产为基地的生产、加工、销售5个贸工农一体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些企业集团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甘南县工具厂生产的金鸟牌活扳手,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营养食品厂生产的钙王粉,1991年获全国“七五”期间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牌。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21.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县商业利税完成了1454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居全市首位。主要农副产品采购额实现14303万元,城乡储蓄存款额达13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城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远辐射、城乡贯通的农贸、工贸、商贸市场网络,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农、科、教“三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统筹”的教育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妇幼保健、初级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成效显著。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全县还成功地组织了第二次国画群体创作晋京展出,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新建了120米高电视发射塔,广播电视覆盖面达100%,活跃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城镇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全县城镇劳动就业人员达31386人,比上年增长3.2%,职工年平均工资1476元,增长2.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439万元,增长17.5%。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城镇居民为每百户36台,农村居民每百户15台,洗衣机拥有量城镇居民每百户60台,农村居民每百户4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