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革:泰来县稳定发展的一年
泰来县稳定发展的一年
泰来县县长 张 革
1991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改革为动力,较好地完成了主要计划指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社会总产值实现47383万元,国民收入2225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3%和7.1%。
全县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半农半牧方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牧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生产,实施农、林、牧、副、渔一起上,农工商并举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26亿元,比上年增长6.7%。种植业在合理调整结构,坚持以治涝为主,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向高产、高效益转化。粮豆薯总产实现14.5万吨。其中水稻4.6万吨,比上年增长13.9%。林业生产在结合“三北防护林”第2期工程建设中,重点进行了防风治沙的综合治理,造林36366亩。畜牧业生产在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猪、羊、禽生产的同时,狠抓了畜禽品种改良和防瘟疫病工作,全县畜禽基本实现了良种化。1991年末大牲畜存栏7万头,其中:奶牛1.1万头,创历史最高水平。渔业生产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养半精养和渔种渔苗生产。1991年拥有养鱼水面11.9万亩,鱼产量0.66万吨。乡镇企业迅猛发展,1991年已有企业2950户,总产值9600万元,总收入8780万元,利税实现99万元。
工业生产取得稳步回升,实现扭亏为盈。199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3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9.6万元。全县已拥有10大拳头产品和10大骨干企业。主要工业产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白酒、啤酒、乳粉、机制纸、红砖、水泥、糖果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91年又有汽车配件、封隔器胶桶等6种产品荣获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机制纸、羽绒制品等五个品种远销国外,乳粉、布鞋等16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
交通、运输、邮电业蓬勃发展。全年客运周转量2411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580万吨公里。各种报刊发行量259万份,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7万元。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577万元,其中非生产性4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倍。全县16个乡镇所在地已有50%以上的住户实现了住房砖瓦化,居住条件获得显著改善。
国营、集体、个体组成的商业流通网络遍及城乡。1991年,全县拥有商业网点1946个,从业人员7812人;实现社会商业零售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外贸出口额553万元,为国家换取外汇159万元。年末物价总指数为107.7%,比上年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
1991年财政收入1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支出3504万元,比上年增长7.6%。年末各银行贷款余额3.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23.9%。
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1991年职工年人均工资1312元,比上年增长2.6%;农民人均收入469元,比上年增长75.0%。县城居民基本用上了自来水,农用水井得到进一步改造;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等中高档家用电器已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全县教育,卫生、科技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