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龙:龙江县经济发展出现良好态势
龙江县经济发展出现良好态势
龙江县县长 于 龙
1991年,龙江县牢固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经济建设中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国民收入实现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良好态势。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1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农业、稳定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大抓科技兴农,使农村经济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四个增长”和“六个发展”。农村社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农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农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8%。粮豆薯总产实现5.9亿公斤,单产235公斤,畜牧业产值实现1.04亿元,有林面积114.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760吨。乡镇企业产值3.04亿元,庭院经济总收入实现1210万元,比上年都有较大发展。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从遏制工业滑坡入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行“科技兴工”战略,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效益下滑局面得到扭转,工业总产值实现2.1亿元,比上年增长1%,预算内企业创利税427万元,比上年增长2.9倍。优质品率达到22.5%,开发新产品13种。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又有3户企业晋升省级先进企业,1户晋升为市一级企业。水泥厂、啤酒厂利税超过百万元,全县百万富翁企业达到6户。县级公路和地方道路好路率分别比计划提高4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地方道路建设在连续3年获得省先进县后,又夺得银牌奖。农电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电价在全省最低。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搞活流通,在加强国合商业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集体和个体商业的补充作用,多渠道组织货源,千方百计扩大销售,城乡市场商品充足,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社会农副产品采购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对外贸易额达到14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实现3651万元;保险投保总额比上年增长112%,荣获了省“保险先进县”和“标兵县”的光荣称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19.4%,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上年增长3.3%。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坚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全县科技投入达87.5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3%。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了13项农业适用技术,工业生产完成了13项技术改造和13种新产品开发。新增产值607万元,利税119.3万元,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坚持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注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国家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81名,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合格毕业生699人。勤工俭学创产值460万元。坚持“两为”方针,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全县文艺群体队伍达到1840人,19人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农村文化网络有新发展,一类文化室达106个,文化户142个。图书发行、电影放映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受到东北三省卫生厅、局长会议的充分肯定,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计划生育率达到8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