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孙长发:林口县1991年工作

   林口县1991年工作
    
     林口县县长 孙长发
    1991年,农业生产在大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37840万斤,成为历史上第6个丰收年,农业总收入实现了32865万元;多种经营实现了1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人均收入达680元。1991年,农村改革坚持以稳定政策为核心,通过“动帐不动地”的微调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农村人口变化引起的土地占用不均的矛盾。同时注意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乡镇的“六大站”逐渐由行政管理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涌现出了古城镇农机服务站等一批好的服务典型。一些经济薄弱的村屯陆续办起了小农场、小林场、小牧场、小鱼场、小果园,全县村级经济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4%。各种作物的良种率达95%以上。“黑龙杯”竞赛荣获全省金杯奖,“铁牛杯”竞赛在全省评比中获科学种田、土地耕暄两个单项奖,此外,地方道路建设在省获银杯奖。
    工业生产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实现了产值、销售和利税同步增长。工业总产值实现30553万元,比上年增长4.2%,销售收入实现3978万元,比上年增长5.1%;税金实现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6.6%;企业改革坚持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进一步抓好关系的理顺,全年实现产值407万元,比r上年增长28%,实现利税249万元。新组建了百货集团公司,实行大管小活的运行机制,变多头进货为统一采购,多道库存为一道库存,减少费用,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1991年银行贷款比同期下降156万元,各种费用下降100多万元,全年减亏22万元。在全年的工作中,坚持了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对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继续在政策、资金和领导力量上实行倾斜政策。为县水泥厂投资300万元的改造资金,使水泥厂的设备得到了更新和改造,提高了科技因素在企业产品中的比重,水泥厂采用新工艺实施科学管理,水泥合格率达到100%,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了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991年县政府把清资挖潜工作当做大事来抓。全县清资挖潜总额达18754.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19.87%。同时,狠抓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全年已开发出膜片压力表、U型线夹、口杯酒、林塔香烟等25个品种的新产品投放市场。林口镇砖厂用生活垃圾烧制的红砖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现已有三个企业跨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
    在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县政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方面上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城帮乡、轻帮重、富帮贫、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帮助灾区人民抗灾自救。
    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一是全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全年科技培训人数达10万人次,新研制的小型塑密练机被列为省攻关项目。“禽康灵”兽药。“水合硅酸铝”、“苦参碱”和发展果树栽培业等四项被列入省级“星火计划”。二是全县小学升初中的比率为82.4%,比上年增长19%。中专录取居牡丹江市之首,高考录取居牡丹江第三。三是牙病防治和防盲工作通过检查验收,被评为全国牙防工作先进县和防盲先进县。四是体育已达到省级体育先进县标准。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661起,破案率比上年提高25%,共抓获各种犯罪分子297人,摧毁犯罪团伙23个,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达33万元。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全方位的防范网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