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学: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双城市市长 何忠学
1991年,双城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了解放思想,发挥优势,科教先行,商贸导向,调整结构,外引内联,城乡联动,富市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市社会总产值实现2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8.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国民收入达到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在大灾之年获得丰收。粮豆薯总产达1244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了4.9%,平均单产493公斤,比上年增长5.8%,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多种经营总收入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奶牛存栏37070头,黄牛存栏34257头,生猪饲养量40万头,家禽59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0.4%、14.9%、10.1%、46.8%。乡镇企业在困境中有所回升,全口径产值完成49200万元,利税2811万元。
工业生产逐步回升,速度效益有所增长。市政府紧紧围绕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以搞活利税大户和启动持困企业为重点,克服了资金短缺、原材料涨价、市场疲软等诸多不利因素,遏制了速度、效益的严重下滑,工业生产实现了稳中有进,紧中有活。全年工业完成产值4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实现利税23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万元,增长0.6%,实现销售收入26256万无,比上年增长13.6%。
财贸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较好成果。在金融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市政府强化预算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1991年财政收入实现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工商各税完成3988万元,比上年增长25.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注重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城市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治理了脏、乱、差,城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乡村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乡级公路养护和维修334.9公里,村屯绿化覆盖率9.7%。
对外经济联络与协作打开了局面,积极探索了借助外力发展双城经济的新路子,组建了北京、广州、大连、黑河4个办事处,加强了对外经济协作与联络。全市共引进技术17项,联营项目35项,开发新产品21种,引进资金2546万元,引进工业人才108人,新增利税750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工作认真实施了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加快了新技术推广与技术改造步伐,全市共完成科研项目26项,推广新技术35项,完成技改项目19项。教育工作积极进行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了“三教”统筹,“农科教”统筹的步伐,为全市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全年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20期,参加培训171519人,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高考升学率为24%,比上年提高10%。
社会治安秩序基本稳定。认真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以反盗窃为主的专项打击,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为全市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